<
>

公务员录用考试选调生申论模拟题(三)

选调生2008-05-06中公教育信息来源

A-A+

公务员录用考试选调生申论模拟题(三)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
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 分钟,作答11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1.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许多大中城市相继作出禁止燃放
烟花爆竹的决定。
2.1988 年底,上海市人民政府就节日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燃放管理
第一次作出规定。规定从1989 年1 月1 日起,“严禁在中山环线内
燃放鞭炮”,划定了市内的中山路、大连路、秦皇岛路以内(也就是人
们常说的中山环线以内的中心区域)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
1993 年1 月2 日,上海市政府对市区燃放烟花爆竹作出调整,将原
先环路内禁放“一刀切”的做法改为限时限地燃放,适当放宽了烟花
爆竹的燃放范围,规定南京路等6 条主要马路和静安寺等4 个主要
商业区禁放。1997 年,条例进行了一次修改,进一步缩小了禁放区
域。2003 年春节期间,上海市实行部分解禁,允许市民在春节期间
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对燃放的时间和地域范围进行了规定,春节期间
上海市民又能够听到热闹的花炮声,享受着一年来少有的爆竹声平添
的喜悦和快乐。
3.受上海《外滩画报》的委托,零点指标数据网启用上海零点调查

公司的CATI 快速电话调查系统于2003 年2 月10 日对155 位上
海市民进行了有关春节期间上海市部分解禁,允许燃放烟花爆竹规定
的态度。74.9%的受访居民理解并支持政府出台的有一定限制条件
的解禁规定。这样的理解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放鞭炮本身很好地体现
节日气氛,是过年增添喜庆祥和氛围的主要途径;二是人们认为春节
里放鞭炮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近两成不支持的居民主要的反对原
因是噪音、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相比较而言,女性的反对呼声要高
于男性。不过在被问及鞭炮禁放规定的具体解禁时间时,92.9%的
受访者并不能正确回答出解禁的时间,即便是那些支持鞭炮禁放规定
的人中不能正确回答的比例也高达90.5%。可谓支持者众,关心者
寥。半数左右的上海市民每年都会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来迎接新
年,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比较支持鞭炮禁放规定的居民群体也是每
年放烟花的主力人群,支持者中前年、去年、今年燃放者比例均超过
六成。而从燃放的日期来看,热衷除夕和初五燃放鞭炮的人最多,这
和我们古老的除旧迎新的民俗非常一致。
4.2003 年春节前后,媒体不时有关于各地爆竹禁放和开禁的消息。
继浙江杭州市于1999 年首次解禁以来,沈阳、上海、石家庄等地宣
称今年春节期间不再禁炮,河南安阳则以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形式解除
对爆竹的禁令,即便在大洋彼岸,纽约市也宣布今年农历春节期间允
许放鞭炮,这是纽约8 年来首次解除有关禁令。与此同时,北京顶住
了一些大城市对于燃放鞭炮开禁的压力,加大了惩处力度,规定今年
凡是违反规定放炮者最高将被罚款500 元人民币,广州则将罚款金

额提高到2 万元。
5,2003 年春节前,北京规定,今年凡违反规定燃放烟花爆竹,将
被处以500 元的罚款。然而,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在除
夕夜对北京市的禁放情况进行跟踪报道时却看到,在北京市七百多平
方公里的城区禁放区内,记者所过之处,高高低低的楼房都被火光和
硝烟所笼罩,居民小区里的许多居民举家出动,或燃放烟花爆竹,或
尽情欣赏他人燃放。“禁放令”为何遭遇挑战?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
法律系民法教研室主任贺卫方教授指出,一项法规遭到公民的集体践
踏,大致是因为法律本身很糟糕。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在立法时要充
分反映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全国政协委员焦平生建议北京市有条件
地解除禁放令,在市区多开放一些指定燃放地点,并加强烟花爆竹生
产和销售渠道的管理。
6.羊年春节已过,热热闹闹的鞭炮声渐渐远去。2003 年,福建省
福州人春节过得颇有“硝烟味”,据调查,22%的家庭燃放了烟花爆
竹。这几年来,榕城禁放烟花爆竹,而部分市民无视规定,依然燃放,
且势头有增无减,对此,市民们如何看待?是否需要合理的“禁放”
方式?日前,福州市城调队在福州市区进行了随机电话调查。调查表
明,16%的被访市民认为,可以解除“禁放令”,让“年味”更浓,
让热闹喜庆的气氛更浓。47%的被访市民认为,有必要解除“禁放
令”,但必须在指定地点燃放,指定的场所数量要多,最好在每个社
区都设一个烟花爆竹燃放点,但要禁止燃放杀伤力巨大的爆竹。29
%的被访市民认为,要坚持不懈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他们认为,燃

放烟花爆竹易引起火灾、伤人等不安全事件,燃放形成的噪音,令人
心悸,且殃及绿化带,留下垃圾,令人心痛,他们要求市政府责令各
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8%的被访市民对是否解除“禁放令”表示
无所谓。
7.据统计,2003 年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五,全国共发生火灾6493
起,死86 人,伤57 人,直接财产损失2140 万元,其中因燃放烟
花爆竹引起的火灾2315 起,占总数的35.7%。而因为燃放烟花
爆竹导致的人身伤害还未计算在内。
8.2003 年春节前后,四川成都市民上演了一场有关鞭炮禁令的激
情论战,“解禁派”和“拥禁派”纷纷陈词解禁利弊,其中53%的人
支持解禁,41%的人持反对意见,还有一部分抱无所谓态度。解禁
派的理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放鞭炮是中国百姓表达喜庆的传统方
式,应尊重这一传统习惯;从古至今,春节就与放鞭炮密不可分,可
以烘托节日氛围;是“假日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持“禁燃”观点的
市民则纷纷痛陈其中弊端。
9.现在国外已经有了一些不用炸药的新型烟花爆竹出现。新加坡一
年前研制成
功的“科技爆竹”,利用压缩的空气来代替传统的火药,当压缩空气
打人时,鞭炮串就会爆开,散发出里面的彩色碎纸,一样的“有声有
色”。而就在专门介绍烟花产品的网页上,也已经有一种无火药、无
爆源、无毒害、无污染、无噪音的礼宾花在叫卖,其价格只要5 元一
支。

10.《山西晚报》消息,今年许多城市实行鞭炮禁放或限放制度,为
配合政策施行又能满足民众节日放鞭炮的心理需求,太原市一些网站
便开发了网上放鞭炮的游戏。只要进入游戏,就会有许多种鞭炮或焰
火的名称显示在屏幕上,轻点某一名称,不仅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
燃放鞭炮或焰火的形状,而且还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响声。有的网站
里,点不同的鞭炮还可收到不同祝福。一些时尚年轻人在网吧里实实
在在地过了一把“安全放炮”瘾。
1、用不超过150 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用不超过350 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
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 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
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选调生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选调生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