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年村官/村干部考试:河南省三门峡市市情

三支一扶2009-09-02gzu521.com信息来源

A-A+

2009年村官/村干部考试:河南省三门峡市市情

学习网阅读提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本文为学习网编辑整理了关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情供参加2009年9月12日河南省三门峡市村官考试考生参考。

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是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建设,于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省辖地级市。1962年改为县级市。1986年1月又调整为地级市。现辖3县2市1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总人口221.4万。市区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38.5万。

三门峡历史悠久。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使神斧劈开砥柱山,形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滔滔黄河向东流去,三门峡即由此而得名。三门峡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五、六十万年以前就留下了华夏祖先的足迹;五、六千年前,就有较大的氏族部落。这里曾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属虢国,秦置三川郡,西汉为河南府,汉武帝时置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

三门峡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藏达66种,占河南省已发现矿种的60%。已探明储量的有50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省前3位的有31种,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能源矿产基地,潜在经济价值达2700亿元。黄(金)、白(铝)、黑(煤)是我市三大优势矿产资源,黄金储量、产量均为全国第二;铝矾土总储量达1.3亿吨,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全国最好的高铝耐火原料基地;原煤储量达26.9亿吨。

三门峡西的温塘温泉日排水量达6000吨,水温高达62℃,内含42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灵宝是我国六大苹果出口基地之一,苹果年产量已达到6亿公斤;灵宝的大枣,卢氏的木耳、猴头、香菇、板栗、弥猴桃,渑池的仰韶杏和牛心柿饼等在全国都极负盛名。卢氏山区还有“天然中药库”之称。三门峡烟叶是我国各大烟厂抢手的优质卷烟原料,有“代云烟”美誉。

三门峡自然风光美丽。每年10月至次年6月三门峡库区蓄水期,三门峡水库碧水连天、波平如镜。近200平方公里的清澈水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滩涂水域及丰富的饵料,使三门峡水库成为候鸟迁徙和越冬的天堂。每年入冬后到次年初春这段风寒雪飘的季节,总会有数以万计的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临这里越冬。在这里,人与白天鹅和谐相处成为冬春季节黄河上一道最美最壮观的风景,三门峡亦因此被誉为“白天鹅之城”。1995年,河南省政府把三门峡黄河库区确定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02年,三门峡市开始兴建面积达2.74平方公里的黄河白天鹅观赏园区。三门峡1986年4月开辟的“黄河游”旅游专线,1992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国家级重点旅游线路。开辟的“大黄河漂流”旅游项目是中国三大江河漂流专线之一,深受海内外旅游市场垂青。位于灵宝市的道家名山——亚武山,是河南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风景名胜区。位于陕县的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夏季蝴蝶是一大奇观,为国内所罕见;据专家考证,这里的蝴蝶品种多达156种,其中中华虎凤蝶、大紫蛱蝶、碧风蝶等8种为世界稀有的珍贵品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2003年,三门峡顺利入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门峡历史文化厚重。人类始祖女娲曾在此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上古英雄夸父逐烈日弃拐杖于此化为百里桃林。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在渑池县城北仰韶村被发现;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在灵宝荆山铸鼎祭天、奠定政权;道教始祖老子西出函谷,写下不朽名著《道德经》,太初宫由此成为道家圣地;达摩祖师舍身求法,空相寺作为佛祖圆寂地香火传世;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大型邦国墓葬群——虢国车马坑、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昭示着三门峡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三门峡大坝作为铭记新中国根治黄河水害丰功伟绩的丰碑更将彪炳史册。紫气东来、白马非马、唇亡齿寒、完璧归赵、秦赵会盟等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还有大禹、张仪、刘邦、李世民、武则天、杜甫、韩愈、司马光、上官仪、上官婉儿等历史人物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墨迹和诗篇。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25处,市级21处,馆藏文物7万余件。

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三门峡强力实施“扩大开放,依托提升,优化结构,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通过营造诚信、宽松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境内外客商到三门峡投资兴业,激活了三门峡的发展潜力。2004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达到273.1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4.0%,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48亿元,增长21.9%;固定资产投资额110.9亿元,增长4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6亿元,增长32.4%;外商直接投资5758万美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分别增长37.1%和27.1%。三门峡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工业发展突飞猛进。2004年以来,三门峡市的工业发展掀起了新一轮高潮,成为河南省投资热点地区之一。去年全市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达到58个,总投资224亿元,全年建成21个项目,完成投资64亿元,新开工项目、建成项目均创建市以来最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建市以来的总和高出62亿元。2005年,全市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48个,到2007年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三门峡市的工业经济总量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目前,三门峡已初步形成了“采矿—发电—冶炼—加工制造—终端消费品”煤电铝及铝制品产业链、“采矿—冶炼—精深加工”黄金产业链、“药材种植养殖—医药中间体—高科技新药”医药产业链、“煤—气—油—化工产品”化工产业链、“采掘—初级建材—中高级建材—新型建材”建材产业链等五大产业链条。2004年,全市黄金产量42.6万两,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2位;原煤产量1577万吨,居全省第3位;电力装机容量226.4万千瓦,居全省第4位;水泥产量150万吨,居全省第5位;铝锭产量17.7万吨,铝合金汽车轮毂生产能力100万只,产品工艺先进,可与世界上任何一款顶级轿车相配套。再经过2年左右的努力,全市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450万千瓦,形成245万吨氧化铝、500万只铝合金汽车轮毂、5万吨铝型材、5万吨钎焊铝箔和2.5万吨高精度铝箔的生产能力,黄金产量稳定在40万两以上。三门峡将成为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基地、铝工业基地、黄金生产加工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电铝综合开发制造基地之一。

——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牧、果、林、烟、菜、菌、药、草成为全市农业八大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湖滨果汁公司、灵宝阿姆斯果汁公司、河洛中密度纤维板公司等已成为业内颇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企业,果品产业链、畜牧产业链、林板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全市苹果产量9.1亿公斤,浓缩果汁产能已达到12万吨,果浆产能11.5万吨,果渣饲料产能11万吨;湖滨果汁公司已在全国果汁行业中首家实现境外上市,湖滨牌系列果汁先后被授予“中国驰名品牌”和“河南省名牌产品”,畅销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河洛中密度纤维板公司地板生产规模居全国同行业第三位,中密度纤维板产能居中西部地区同行业第一。特色农产品基地不断扩大,50万亩无公害优质苹果和20万亩高酸苹果、68万亩速生丰产林、100万头大牲畜、6000万袋食用菌和50万亩草业等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农业信息化全国领先,全市已建立农业信息网站176家,信息网络遍及全市6个县(市)区、76个乡镇和1361个行政村。农业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三门峡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是豫晋陕金三角地区的权威检测机构,为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技术保证。目前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2个、81万亩。

——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坚持外延扩张和内涵提高的方针,按照“扩大城区规模、提高城市品位”、建设“一城三区”自然山水城市的战略思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把城市建设融入自然生态当中。东部行政商贸区、中部生态区和西部工业区的架构已经形成,快速通道将东、西两区连为一体,形成绵延20多公里的绿色长廊。青龙涧河横贯市区东西,常年水面5000亩,蓄水期达到3万亩,湖光山色,绿树成荫,形成了长达17公里的带状公园;全省最大的城市人工园林——陕州风景区及人民公园、虢都植物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影婆娑,花团锦簇,是理想的休闲之地;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76万亩,覆盖率达36.6%,人均公共绿地9.5平方米,全年达到二级空气标准的天数179天,不久的将来,三门峡将成为最宜人居住的城市之一。三门峡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横贯东西,209国道贯穿南北,即将建成通车的郑西高速铁路、临三高速公路也在三门峡纵横交汇。三门峡通讯发达,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小灵通、宽带网络覆盖城乡。市区建设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图书馆和设计新颖、设施完备的体育馆,大、中、小学校教育设施先进,教学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黄河医院、三门峡中医院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在黄河金三角地区领先。三门峡市已经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被誉为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三门峡市依托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义马市、渑池县、灵宝市被列为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三门峡市被命名为河南省6个“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市”之一。截止2004年底,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出口创汇近10亿美元。外商的主要投资领域有:电力、制药、化工、纺织器材、果品加工、铜箔、轮毂、铝箔、矿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等。积极参与西部开发和国际经济合作,着力实施“走出去”和“东引西进”战略。通过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开展合作,实施“二十一世纪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援华项目,帮助推进三门峡市城市化进程。通过多年努力,天元铝业、湖滨果汁两家公司分别成功地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举办“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和“老子诞辰纪念”活动,广泛吸引中外客商来三门峡观光考察、洽谈项目、投资兴业。并且,通过去年的“郭氏寻亲”活动和今年即将举办的“第十届全球董、杨、童恳亲大会”,把海内外的同姓宗亲邀请来三门峡,共商发展大计。目前,三门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三支一扶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三支一扶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三支一扶复习资料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