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哲学小常识

公务员2006-08-08gzhgz.com信息来源

A-A+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哲学小常识

(一)
1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 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3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6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7 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8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 
9 理在事先是--客观唯心主义 
10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16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c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统一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17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二)
1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 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的哲学派别是--朴素唯物主义 
3 将运动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5 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7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8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时间是--无始无终的 
9 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的不可逆性 
10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世界在空间上是无限的 
11 在对空间的认识上,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b 
a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b空间是规律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c 空间具有三维性 
d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12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力量是--劳动 
13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说明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4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c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特殊的物质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5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1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 必然的联系 
17 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付诸实践 
18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遵循客观规律 
19 否认世界统一性的观点属于--二元论 
20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1 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统一于物质 
265ks.com

(三)
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范畴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2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d 
a联系具有客观性 b联系具有普遍性 c联系具有多样性 d联系具有能动性 
3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 
4 在唯物辩证法中,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5 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6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d 
a度是质与量的统一 
b度是质与量的结合 
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数量界限 
d度即关节点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量变的是 c 
a统一 b静止 c飞跃 d平衡 
8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a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质变基础上又会开始新的量变 
9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10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头”或“欠火候”,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11 在生活与工作中,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这符合哲学中--量变与质变辨证关系原理 
12 揭示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的辨证法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1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中蕴涵的哲理是--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14 辨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和对立表现在承认--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15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d 
a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b扬弃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c扬弃是辨证否定 
d扬弃是彻底抛弃 
16 在唯物辩证法中,扬弃是指--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17 下列选项中与否定之否定规律无关的是 c 
a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c十个指头弹钢琴 
d成绩与问题的统一 
18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19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是--符合矛盾规律的正确观点 
20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c 
a内因是变化的内在根据 
b外因是变化的外部条件 
c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1 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讲的是要懂得--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24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5 不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d 
a量变引起质变 
b风吹草低,水滴石穿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夜以继日,冬去春来 
26 关于因果联系的复杂性,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c 
a同因异果,异因同果 
b一因多果,多因一果 
c有果无因,有因无果 
d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27 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28 数学中对概率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可能性的定量研究 
29 制定政策应该--从现实出发 
30 在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中--内容活泼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31 关于现象与本质的辨证关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d 
a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表面的,本质是共性的,内部的 
b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c现象是表现于外的,可以为感性认识所把握,本质是隐藏于内的,只能为理性认识所把握 
d现象是本质的根据,本质是现象的表现  265ks.com

(四)
1 实践是人们的--改造和探索世界的物质活动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践特点与性质的是 d 
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本能性 
3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5 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 
6 认识的客体是指--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做指向的对象 
7 认识在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9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具体性 
10 不属于感性认识的是 d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概念 
11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 
12 不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a 
a感觉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13 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是因为--理性认识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现象 
14 一切唯心主义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15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反映论 
16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17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18 真理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同一,这是--辩证法的观点 
19 在真理与谬误关系上的正确观点是--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0 真理有相对性说明--真理也是要发展的 
21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五)
1 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从事生产劳动 
2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类能劳动,动物不能 
3 生产力范畴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4 不属于生产力中实体性要素的是 a 
a科学 b劳动者 c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 
5 不属于生产力中“物”的要素的是 a 
a 劳动者 b生产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 
6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7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d 
a生产方式中包含生产力 
b生产力中包含生产资料 
c生产资料中包含劳动资料 
d劳动资料中包含劳动者 
9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b 
a历史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历史主体是历史规律的制定者 
c历史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d历史主体是社会的改造者 
10 历史的客体特指--历史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一切事物 
11 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12 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13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不同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 
14 历史上最早的被剥削阶级是--奴隶阶级 
15 走向自行消亡的国家是指--无产阶级国家 
16 国家本质上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17 国家政权属于--上层建筑 
18 有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在社会意识的某些领域却超过了先进国家,这说明--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9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a哲学 b法学 c伦理学 d语言学 
21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 c 
a信息功能 b教化功能 c强制功能 d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265ks.com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公共基础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