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共基础知识指导:国内时事专题

公务员2006-08-08gzhgz.com信息来源

A-A+

公共基础知识指导:国内时事专题

 第一节  求统一,谋发展
一、国共两党60年来首次会晤
2005年4月26日~5月3日,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到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参观访问。29日,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举行正式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
4月29日会后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集中体现了这次访问大陆的成果。概括起来,有“三项体认”和“五个促进”。
“三项体认”主要是:①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的利益;②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③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两党将共同促进以下五项工作:
(1)促进尽速恢复两岸谈判,共谋两岸人民的福祉。
(2)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
(3)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开展全面的经济合作,建立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放海空直航,加强投资与贸易的往来与保障,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的问题,等等。
(4)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将讨论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包括优先讨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活动的问题。
(5)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进行有关改善两岸关系议题的研讨,举行有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议题的磋商,等等。
连战主席此次率中国国民党访问团来大陆访问,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大事,是继1993年“汪辜会谈”之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的会见和正式会谈,实现了6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对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二、“两岸一中”基础上尽速谈判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月12日举行了正式会谈,双方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坦城、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会谈后亲民党政策中心主任张显耀公布了《会谈公报》。
公报说,两党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于重要关键时刻,两党应共同努力,促进两岸关系的缓和,谋求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增进两岸人民福祉,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1?促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平等谈判
一九九二年两岸达成的共识应受到尊重(一九九二年两会各自口头表述原文:海基会表述——“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
在前述两岸各自表明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两岸一中”)的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平等协商谈判,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务实解决两岸共同关心的重大议题。
2?坚决反对“台独”,共谋台海和平与稳定
“台独”主张伤害两岸人民情感,不利台湾与大陆发展正常的互利合作关系,更严重破坏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双方对任何推动“正名”、“公投制宪”等破坏台海现状的“台独”活动,均坚决反对。
希望台湾当局领导人切实履行2月24日重申的“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和不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的承诺。只要台湾没有朝向“台独”发展的任何可能性,才能有效避免台海军事冲突。
3?推动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促进建立两岸和平架构
两岸应通过协商谈判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并期未来达成和平协议,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共同维护台海和平与安全,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4?加强两岸经贸交流,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
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通则双赢。双方愿促进加强推动两岸经贸等实质性交流;在互惠合作、创造双赢的基础上,开展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积极推动两岸通航。促进以2005年春节包机成功的模式,实现客运包机节日化、常态化,并逐步推动货运便捷化,逐步促进2006年开始全面、直接、双向通航。
(2)促进实现两岸直接贸易和直接通汇,进一步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3)促进两岸恢复协商后,就建立两岸贸易便利和自由化(两岸自由贸易区)等长期、稳定的相关机制问题进行磋商。
(4)加 强两岸农业合作,扩大台商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增加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大陆方面提供通关、检验、检疫便利和部分农产品(水果)零关税等优惠待遇,以协助解决台湾水果丰收季节之滞销问题。台湾方面落实农产品(水果)的直接运输。
(5)促进实现两岸企业双向直接投资。推动两岸银行、保险、证券、运输、医疗等服务业的具体合作。促进两岸展开全面经济交流,进而建立稳定的经贸合作机制。
(6)促进两岸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商谈解决保护台商投资权益的问题;商谈处理避免对台商双重征税的问题。
(7)扩大两岸民间交往,为两岸人员往来提供便利。大陆方面进一步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入出境手续。
(8)大陆方面尽快实施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标准,并争取于年内设立台湾学生奖学金。
(9)扩大两岸人才交流。大陆方面逐步放宽政策,鼓励和促进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5?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
促进恢复两岸平等协商后,讨论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包括优先讨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活动的相关问题。双方共同努力,求同存异,逐步寻求最终解决办法。
6?推动建立“两岸民间菁英论坛”及台商服务机制
汇集两岸专家学者及各界杰出青年之智慧与经验,筹设“两岸民间菁英论坛”,集思广益,研讨两岸关系发展的各项政策性建议。双方共同推动建立和完善为台商服务的机制。
两党相信,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全球的利益。两党领导人的会谈成果,将有助于增进彼此互信,对促进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两党愿为两岸同胞福祉和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共同努力。
命题预测:①国共两党60年来首次会晤的历史意义
② 5月12日发表的《会谈公报》的内容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科学发展观的七大主题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七大主题,即: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否则,如果经济大起大落,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会造成社会资 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去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在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的问题,妨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们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工作搞得好,就能够把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如果搞得不好,经济发展也可能出现波折。我们必须极力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和损失。
(4)2004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2.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2003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2)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3)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发展,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4)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
①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②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村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③ 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④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4.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1)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3)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努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5.坚持可持续发展
(1)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2)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6.坚持改革开放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 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3)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7.坚持以人为本
(1)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3) 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央已三令五申,老百姓也有强烈愿望。各部门、各地区都要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8.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一致的。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进程,必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指导,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 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看到,解决城乡、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行,过高也不行。速度低了,经济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过高,势必造成经济关系紧张,重大比例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要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个增长速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应当说是比较快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增加就业,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要有利于扩大就业。
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们要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上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必须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加强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 防患于未然。要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狠抓各项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堵塞漏洞,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过去我们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近些年来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企分开,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要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投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分工与职责。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
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作表面文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淡泊名利,只有视个人名利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现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及其表现,许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有关。要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5)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包括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与环境。当前,有关方面正在拟定“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要成为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五年规划,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
确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9.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2)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3)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在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考点预测:①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③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第三节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曾庆红同志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1.肯定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继续推进各方面改革,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集中全党智慧而形成的,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如下决定: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环境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影响党的执政成效,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当前,国内外形势总体上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比较有利。全党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2)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①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②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促进弘扬中华文明和借鉴国外文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③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领导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④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⑤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⑥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适应时代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各方面建设成效最终都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这六条主要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 “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4)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表现在:
①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
④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⑤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表现在:
①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③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⑤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6)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表现在:
①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③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④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⑤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7)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表现在:
①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②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③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④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⑤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8)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党要领导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必须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表现在:
①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
②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方针政策,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
③全面认识和把握国际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
④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9)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③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④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⑤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
⑥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3.通过了有关决定和报告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调整充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决定》。全会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会—致认为,这有利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有利于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会决定,徐才厚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增补陈炳德、乔清晨、张定发、靖志远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艾斯海提·克里木拜、王正伟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田凤山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田凤山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
4.高度评价江泽民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
全会高度评价江泽民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江泽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在国际国内十分复杂的形势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进展。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央军委主席15年来,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对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 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举措,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创立了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江泽民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必须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考点预测: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②五十五年来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第四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04年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在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全党同志要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2.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我们党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累的重要经验
(1)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始终保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
(2)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4)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
(5)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
这些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必须长期坚持。同时,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在工作中要重视解决的问题
(1) 全面落实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努力培育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2)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重点在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要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感,认真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
(3)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实施精品战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切实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为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考点预测:①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②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第五节中国和平崛起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复杂多变的当前国际形势、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于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和平崛起道路第一次公开阐述,是在2003年5月、6月胡锦涛访问欧亚3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期间。此后,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中,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都反复重申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并对这一道路进一步作了阐述。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上述一系列讲话告诉我们,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基本涵义是:从时代潮流、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国情出发,努力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
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由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体制制度和方针政策,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分析形势。
第三,要从国内外发展大局出发,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努力变挑战为机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第四,继续实施改革开放,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赶超。越是对外开放,越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推进事业发展的基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艰苦创业。
第五,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
第六,积极借鉴各国人民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创造的有益成果和经验。
第七,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第八,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
第九,反对霸权主义,坚持独立自主,充分尊重其他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于中国人民。
第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执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与我们的邻国共同发展。
二、提出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依据
历史证明,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一个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而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我国提出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主要依据有3个方面。
(1) 针对目前国际上一些人的“中国威胁”论,澄清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在世界上的分量越来越重。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人民币,居全球第六位;进出口总额8512亿美元,居全球第四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使一些人带着意识形态偏见和有色眼镜看待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国际上就出现了一股“中国崩溃”论的思潮,企图以此干扰和阻止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又有一些人散布“中国威胁”论,而且调门越来越高。面对日益突出的“中国威胁”论,我国新领导集体向国内外郑重承诺,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是非常及时和富有远见的。
(2)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继承了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早在1935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952年,我们党制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党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3)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国内外环境,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翻检世界历史,不难找出通过武力扩张实现国家崛起的例子(如美国),但中国不能走这样的道路。主要原因有3条:第一,二战以后大国发展的历史证明,选择和平崛起的道路是正确的。比较典型的实例是,德国和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了成功;而苏联走上军事扩张道路后,国家解体了。第二,中国的近现代史说明,国家的崛起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 的国内环境。第三,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我们不能搞武力扩张,只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三、提出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
首先,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明确了我国举什么旗、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这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历史发展规律和全国人民的强国富民的迫切愿望,有利于顺利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遵循和平崛起理论,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兴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例如:坚决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和健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修改宪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大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困难;强化安全生产,防止重大特大事故发生;解决社会治安中的难点问题,维护司法公正,确保法律严格实施,维护社会稳定;制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纪处分条例》等文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领域的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文明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和邪教组织等方面的非法活动;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等等。这些举措,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斗,使我们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地震、洪涝、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2003年,中国经济实现9.1%的高增长,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8512亿美元。这有力地拉动了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
第三,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中,我国以和平崛起理论为指导,开展全方位外交,与周边国家、世界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与周边国家关系上,积极落实“睦邻、安邻、富邻”的理念,通过高层互访和在有关国际组织会议上的平等磋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有新的发展。如与印度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两国关系取得突破;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加强了相互信任,举行了该组织首次联合反恐演习;与东盟国家加强了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我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等,尤其是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推动朝核问题和平解决,先后促成“三方会谈”和两次“六方会谈”,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大国风范。这些重大外交成就,展现了大国外交风范,有效地抵制了“中国威胁”论,使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处于主动和有利地位,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扬,为共和国的历史写下了绚烂的一笔。实践证明,和平崛起道路是正确的。沿着这条道路走,一定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
四、和平崛起的要义
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
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奋斗。
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考点预测:①和平崛起道路提出的原因
②和平崛起道路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第六节我国实施“绿色GDP”
背景资料
“绿色”是指“环境优美”。据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2004年9月14日透露,我国决定于2004年10月开始,争取用3~6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体系框架,这一消息披露后,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1)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势在必行。这是国情使然。近年来,一些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官员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分不开,是靠拼资源、拼环境、拼投资取得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新政绩考核制度的推行和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趋势,既为实行绿色GDP核算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迫使绿色GDP核算早日走出“象牙塔”,进入“实战”阶段。
(2)目前各国通用的GDP表达经济增长的数量存在明显缺陷。GDP(即通 常所说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总量核算的核心指标,没把资源和环境成本计算在内,只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否,而不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尽管近年来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量超过8%,但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惊人消耗和数量巨大的污染物排放。GDP核算的缺陷和负效应业已暴露无遗。因为通常的GDP只能反映经济数量,不能全面反映经济质量,称它为“灰色”GDP,不无道理。
(3) 绿色GDP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绿色GDP核算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综合了经济与环境核算,是一种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言之,就是要做减法,取“干货”。广义的理解是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狭义的理解指扣除自然资产(包括资源环境) 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绿色GDP可以理解为“真实GDP”,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了质量,能更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这是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全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
(4)绿色GDP对企业利大于弊。绿色GDP既有效地约束各个企业主体的扩张冲动,又可通过其指标的考核为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内在动力。实际上,节能就意味着降耗,降耗就减少污染,也就等于减少了资源和治污成本。从根本上和长远发展来说,绿色GDP对企业是利大于弊的。
(5)实施GDP面临诸多困难。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无疑困难重重。其中主要难点就是自然环境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因为按市场价格,有的具体项目的环境成本难以科学计量。
考点预测:①什么是绿色GDP
②实施绿色GDP的意义
第七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背景资料:
循环经济是当前经济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和粗放式经营来实现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抓循环经济入手,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建设。
(1) 循环经济是治本之策。循环经济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了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意识,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它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形态。
(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传统经济发展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单向流动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资源—产品 —消费—二次资源”反复循环过程,重点是资源“减量”,其实质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使发展和环境由“冤家”变“亲家”。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经济。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概念,它包括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4)提高环保执法权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协调各法规之间的关系。对法律上的缺陷和执行中的问题,需要在立法方面加以完善和突破;提高地方领导干部的法制和环保意识,加强对各级政府的环保政绩考核。改变只重政绩,不重环保的干部考核任免制度,实行重大环境问题一票否决制;明确环保执法部门的职责权限,强化执法手段,避免重叠执法或出现执法真空地带;建立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机制,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5)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这些年,政府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但由于缺乏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支撑,人们生态文明观念淡薄,这些措施均未能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自觉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摒弃盲目追求过度消费,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同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鼓励公众及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
(6)建立废弃物处理利用企业责任制。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政府立法应强调企业在废弃物产生中的源头作用,明确废弃物处理的企业责任制,这对促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企业也应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并以此来发展自己,通过降低能耗、物耗,减少污染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从选择投入少、产出快、实效高的项目切入, 涉足环保再生产业,这无疑是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考点预测:①循环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②如何实施循环经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第八节《行政许可法》实施的意义
《行政许可法》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2003年8月27日通过的,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2004年1月6日国务院召开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会议。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它的实施将对政府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该法的颁布与实施,是继1989年行政诉讼法及1996 年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行政法制建设领域又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1)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依法行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而且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与责任政府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政府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任,为确保目标的圆满实现,必须大力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依法行政之路。行政许可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权,直接影响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如果缺少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则必然导致腐败。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作了详细的规定,严格了责任,强化了监督,必定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把依法行政工作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行政许可是政府机关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一种重要的法律手段。行政许可法在实施中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遵循合法与合理、便民与效能、监督与责任的原则,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主体和程序、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全面规范,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3)设置行政许可的“门槛”抬高。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行政许可的设置权只有三个层次的国家机关可以行使:一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二是国务院;三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4) 方便群众办事。按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审批则会变得“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审批权相对集中,实施“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制度;行政机关会尽量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并允许申请人通过信函、传真等方式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行政许可法简化了行政审批的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使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
考点预测:《行政许可法》实施的意义
第九节就业与社会保障
2004 年9月3日至4日,国务院在京隆重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这是全国首次对再就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深切关怀,必将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鼓舞再就业工作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1)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解决就业问题是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安邦之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也是每个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表现。
(2)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近年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3)我国结合实际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促进就业的经验和做法。
①必须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②必须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之路。
③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把改革调整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④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政治优势,形成全党动手、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4)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是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逐步增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形成,有效地支持了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维护了社会稳定。
(5) 为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为实现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使之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更加注重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一是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社会保障与就业的关系。三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四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五是政策制定与加强管理的关系。六是立足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
(6)当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应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考点预测:①搞好就业工作的意义
②促进就业的措施
③搞好社会保障的意义
④完善社会保障的措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第十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2004年6月2日至3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全面阐释了培养人才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关系。
(1)要明确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目的。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2)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
(3)为大批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特别是要为年轻人脱颖而出、施展才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综观当今世界,尽管各国在历史文化、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都普遍关注和重视科技进步。特别是各大国都高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纷纷加强科学展望和技术预见,认真思考和积极实施新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希望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我国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要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不断探索和走出一条既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7)树立和坚持科学人才观。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8)形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人才结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把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考点预测:①人才强国的意义
②实施人才强国的措施
第十一节环境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会议指出,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1) 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经济离不开资源,资源能为人类谋福利,但在发展中滥用资源,就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反过来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资源缺乏,土地减少,沙漠化日益严重。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数量大、种类多,且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都很少,加上浪费严重,利用率低,环境恶化,更是对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2)依法保护环境。为了给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国务院多次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制定了“十五”环境保护目标,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力争环境污染状况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减缓,重点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按照200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坚持经济发展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缓解资源约束矛盾;抓住有利时机,着力推进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5)调整传统工业结构。沈阳市政府在发展经济实践中认识到,“没有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沈阳的振兴”。于是他们把环保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提出把振兴之路确定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改善环境为突破口,促进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为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优美统一实现,沈阳把调整传统工业结构作为改善环境的第一步。有破有立,有退有进,在短短3年时间里,沈阳关、停、搬迁了500多家落后企业,合并、重组、改造了300多家企业,拔掉4000多根烟囱,拆除500多座锅炉房。通过大力发展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先进工业,推动了生产由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化经营转变,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丰收,由二者的对立走向统一。
考点预测:①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②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第十二节加大支持“三农”工作力度
2004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12月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好,是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方面带有恢复性质。继续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2005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强,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
二、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加大支持“三农”工作力度的具体措施
1?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最重要的保证。不仅通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取消农业税进程,而且还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将继续加大;特别是从 2005年起,中央财政将实施“三奖一补”政策,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从而有效促进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任务,也是2005年宏观调控要继续加强的重点。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 支农力度,保持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2.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村改革二十多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结构已经过几次调整,但基本上都是局限在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此消彼长和生产数量的此多彼少上;如今居民的消费已由解决温饱进入实现小康阶段,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结构变化了,市场对优质、专用产品的需求愈来愈大。这就需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中部粮食主产区进行粮食结构调整,要适应上述变化的要求,更新结构调整的观念,进行多方面的创新。
首先是思想观念要创新,创新结构调整的思路,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和提高品质为目标,不要一味调整种植面积和产量;二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确定适合自己的优势品种,不能“别人种啥我种啥”;三要十分注重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决不能以削弱粮食生产能力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利益;四要善于逆向操作,以产品流通促进结构调整。
其次是科学技术要创新,使农业科技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大力量。专家指出,粮食优质化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质品种,不能像过去追求数量增长时那样,将高产作为判定良种的唯一标准,现在主要是看是否能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需求,看市场是否接受;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改革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从优质品种的育种、选种、引种,到栽培管理、收割储运、市场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必须做到“单一化”的运作,确保品种优良、品质纯正。只有良种和良法配套,才能推进粮食优质化进程,才能有利于实现优质优价。
再次是体制和机制要创新,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通过结构调整在新的台阶上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结构调整的过程和产品优质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场机制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过程,是市场信号和价值规律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3.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不相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都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农业科技革命,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第一,要在农业科技领域深化改革,加快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逐步建立起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改革科技立项制度、科研机构人事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科技活动效率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加强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研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储备,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三,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使企业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结合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农业科研机构转化为企业或进入企业。
第四,加强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要依法稳定和改革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办科技示范场,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和手段。鼓励和支持企业、民办技术服务组织参与技术推广,增强农技推广服务活力。同时,大力加强农业技术中试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使它们成为连接科技与农业生产的纽带,成为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民技术培训基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第五,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要造就一批高层次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队伍,吸引一批国外科技优秀人才,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第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农村科技进步。必须大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 体系,大幅度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
5.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要想富裕农民,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必须有效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也会对整个就业形势产生积极作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协调的城乡经济,会带来各类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繁荣,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会使劳动力流动更充分,有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将推动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就业的效率。
考点预测:①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
②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③加大支持“三农”的具体措施
第十三节《反分裂国家法》众望所归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三大任务之一。长期以来,为了发展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促进国家和平统一,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台湾当局加紧推行“台独”分裂活动。在各种不断升级的“台独”分裂活动中,应引起高度警惕的是,台湾当局妄图利用所谓 “宪法”和“法律”形式,通过“公民投票”、“宪政改造”等方式,为实现“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目标提供所谓“法律”支撑,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事实表明,“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严重威胁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和平统一的前景,严重损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严重威胁着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因此,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必要的、适时的。
(1)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总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紧紧围绕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这个主题,充分体现我党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2)《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从当前台海两岸关系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看,对“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必须予以坚决反对和遏制,否则,威胁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源就难以消除,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机遇就会遭到破坏,台湾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就会被断送,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会受损害。因此,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样规定,既明确了本法的立法宗旨,又明确了本法的适用范围。
(3) 台湾问题的性质。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③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4)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以一个中国为原则,体现的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追求的是和平统一目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台海两岸同胞的感情融合,有利于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国两制”的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了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因此,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5) 以非和平方式制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我们从来没有承诺过放弃使用武力。任何主权国家都不会容忍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有权采取必要的方式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采取非和平方式制止分裂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在和平统一的努力完全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完全是针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在中 国其他地区的权利和利益。
(6)《反分裂国家法》不适用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7)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只要和平统一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进行百倍努力。和平统一,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两岸同胞之福,是地区和世界之福。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这是我们对广大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台湾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人要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3亿中国人民坚决不答应。在反对分裂国家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会有丝毫犹豫、含糊和退让。“台独”分裂势力必须放弃“台独”分裂立场,停止一切“台独”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8)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有五大意义:一是以统一意志对抗分裂企图。统一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不以个别分裂主义分子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反分裂国家法》是时代的产物,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选择。
二是以正法对抗歪法。《反分裂国家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派生出来的子法,它与母法中关于对台湾地位的认定是统一的。“台独”分子想通过什么“修宪”、“制宪”来分裂国家,但不管耍什么花招,都逃不脱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大法的制衡。
三是以大民意对抗小民意。《反分裂国家法》是包括大陆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声。台湾当局误导、裹胁一部分台湾民众假冒“民意”与祖国人民对抗,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那些被台湾当局蒙骗的部分台湾民众最终也会明辨是非,回归代表中国根本利益的主流民意。
四是以主权法对抗干涉法。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不像某些国家制定的《与台湾关系法》,以国内立法形式干涉他国内政,企图在别国制造分裂和混乱。
五是有利于依法扬威。有了《反分裂国家法》的支撑和保障,一旦“台独”分子试图把台湾从祖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就可以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断然处置。
考点预测:①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原因
②《反分裂国家法》的基本内容
③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意义
第十四节构建和谐社会
1.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主要任务之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发展,是党执政目标的新要求,也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新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2.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 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3.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4.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及地区差距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妥善处理和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从当前来看,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必须把促进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再就业压力也相当突出。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要继续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鼓励各类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再就业。要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认真解决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进一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3)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发展和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我国人口众多,社会财力并不充裕,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方式要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实际出发,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继续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要加强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规范垄断行业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缔非法收入。
(5)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科技投入。要加快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努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点预测:①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公共基础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