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荣八耻”专题训练

公务员2006-08-08gzhgz.com信息来源

A-A+

“八荣八耻”专题训练

   【热点材料】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知识链接】
    经济常识
    运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说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必须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哲学常识
    1. 从唯物论角度看,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符合时代要求,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 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看,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说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有积极作用;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崇高理想对社会、对人生的导向作用知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运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原理分析先进人物的事迹、反腐倡廉问题等。 
    【命题预测】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对中华民族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全面阐述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该热点专题应重点从以下角度思考:运用哲学相关知识分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及重要性;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关系知识,分析市场经济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违规生产导致重大不安全事故等行为;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分析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特别要结合评出的“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的模范事迹: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据此回答1~6题
    1. 王顺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    )
    A. 个人利益不是人人所必有的
    B. 个人和社会密不可分
    C. “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D.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可以协调发展
    2. 王顺友的事迹体现了这样的人生哲理(    )
    A. 贡献是索取的基础
    B.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C. 合理索取是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
    D.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索取的前提
    3. 王顺友被四川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这表明(    )
    A. 贡献和索取同等重要
    B. 做出贡献是索取的前提和基础
    C. 人生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尊重
    D. 没有回报的贡献是没有意义的
    4. 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活动的意义在于(    )
    A. 有助于树立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
    B. 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C. 有助于激励更多的人们为社会做出贡献
    D. 能够推动人们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
    5. 王顺友的事迹启示我们青年学生(    )
    ①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要培养对人民群众的热爱感、亲近感  ③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新时期,涌现出王顺友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但也存在少数党员干部忽视提高理论素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偏差,影响党的先进性。这启示我们(    )
    A. 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主观因素不同,人们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C. 改造主客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D. 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自觉改造主观世界
    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据此回答7~12题
    7.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需要培养和建设的
    B.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C. 只要正确引导,人人都能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
    D. 政协委员都有社会主义荣辱观
    8. 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哲学依据是(    )
    A. 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B. 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C.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9. 之所以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因为(    )
    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  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  ④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建设文明民主国家有积极意义。之所以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因为(    )
    A. 客观条件有时可以决定人是否能够成才
    B. 客观规律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 外因有时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二、非选择题
    11. 材料一: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都是崇尚“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是人生的命脉,是现代契约经济的核心。
    材料二: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讲话引起强烈反响。一位政协委员说:诚信是市场主体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本,无论任何个人和部门、企业,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现代社会要求信用成为一种制度是一个必然趋势,信用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
    回答:(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2)有人说:“社会上种种缺失诚信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我自己守信是没有意义的。”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3)请简要分析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什么观点?
    (4)结合材料三说明诚信在社会经济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请你为加强诚信建设提几条建议。

[1]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