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申论研究专家讲:申论跟其他文体有啥关系

公务员2006-09-07gzhgz.com信息来源

A-A+

申论研究专家讲:申论跟其他文体有啥关系

申论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汉书卷四十九 爱盎晁错传第十九》:“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晁)错在选中。上亲策诏之”的记载。汉文帝“十有五年九月壬子”,汉文帝颁发《策贤良文学诏》,晁错上《举贤良对策》被采纳,对汉室兴盛起到了重大作用。后来这种提对策的方式发展为射策和对策两种。射策类似于今天的抽题命题作文,就是将疑难问题写在竹简上,放在一起,随机抽题作答。对策相当于今天的课堂作文或者口试作文。就是皇帝当庭询问,考生当场回答。汉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等通过射策和对策被选拔出来担任国家重臣。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对此有比较形象具体的再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 议对二十四》对对策和射策进行了论述:“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古者造士,选事考言。汉文中年,始举贤良,晁错对策,蔚为举首。”

  刘勰认为,对策和射策的特点是“使事深于政术,理密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

  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选拔人才的方式各不相同,真正制度化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是科举制度。真正能够体现古努力学习试特点的是八股文。申论作为一种写作形式,是八股文和现代高考作文优势结合的产物。那申论与古代的八股文、现代的高考作文的联系和区别在于什么地方呢?由于申论写作内在的规范性与古代八股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八股文,以使大家对申论的渊源更清楚些。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八股文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八股文每篇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称“八股文”也称“八比”。“股”或“比”,都是对偶的意思。有时也称时文或制艺。

  八股文源于北宋。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严格要求,当然也不要求对仗排偶。但有少数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不自觉地运用排比笔法。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的做法。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下诏举行科举考试,对八股文的制度、文体都有明确要求。明代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等人提倡,八股文更显兴盛,逐步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序。明清两个朝代,八股文是几乎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从童试到乡试、会试都要考试八股文。直到清末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题目一律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

  3、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 字数有严格限定。明初规定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干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书写的格式要求也很严格。

  经过比较,我们认为,申论在三个方面对八股文进行了借鉴,一是在形式上,都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讲求应对之策,重在考察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对指定的社会现象和政治问题的认识和对策。所测查的是考生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目的上,两者都将考查考生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作为重点。要求决策正确,论证周密。三是八股文的策对曾经达到了高超的写作水平。如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技巧对我们今天学习申论写作应该说有非常有益的借鉴作用。(宜宾学院郭五林著)

  申论对现代高考作文的借鉴在于:一是语言使用上,采用现代白话文的形式。二是文章逻辑上,基本上现代议论文的三段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写作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充分。字数要求与高考作文字数相近。

  中国考试制度源远流长,申论这种大型考试形式,自其出现以来,就颇受社会认可。但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本身是一个出口转内销的产物,它来自于西方的文官制度,而西方的文官制度又借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学去学来,我们还是要从传统中吸取营养,结合现实形成自己特有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这也正体现了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文化继承态度与创新精神。

  但6年来的实践也表明,申论这种考试形式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在本书中也时有提及。比如考试考点难以明确、试卷生成有随机性、阅卷者对申论的理解多有异同。要使申论考试达到更大程度上的公正,还需要对申论本身进行深入研究,还需要对试卷生成、评估方式进一步改善。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