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申论出题热点:论节约

公务员2006-11-15金路信息来源

A-A+

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申论出题热点:论节约(2)




(二)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节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节约,首先是由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不到1/2,森林不到1/7,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并且,我国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而目前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面对这种情况,节约资源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节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消耗快、利用率低,再生率不高,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日益加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某些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一些重复建设项目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城市建设贪大求洋,汽车消费追求豪华型、大排量,有的产品过分包装,一些活动讲究排场、大吃大喝,等等。这些现象,不仅造成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而且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尽量避免各种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节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任务光荣而又艰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的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必然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节约资源,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厉行节约,是我们面对资源短缺的唯一选择。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必然途径。  




倘若我们为一代人的享受断送了未来发展的根基,我们的民族将因此而面临困境;倘若我们为了一时的富裕而不顾脚下的这片土地,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永远失去自己的家园。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热点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