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析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

招警2006-12-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探析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2)



  (二)职业的特殊性加大警察的心理负荷

  监狱警察肩负特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警察常常扮演的是特殊园丁的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警察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社会对警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而警察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而不是纯粹的机器,我们或许有理由要求他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他们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没有则必然影响心理的生理节律。的确,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任务、实行“三化”建设的目标以及面对罪犯家属期望的承诺,不少警察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如不及时加以有效的疏导,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从警察工作的特性来看,警察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应带有创造性、长期的、紧张的精神劳动。教育改造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往往在自豪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


  (三)职业环境闭塞带来警察的心理饱和

  在调查中发现,警察最大的职业烦恼并不是较低的收入,而是缺乏成就感,没有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警察与罪犯之间的“资源”交流并不平等:警察的单向付出太多。罪犯的改造成为新人是如此明显可见,多少批罪犯流水般刑满了,而警察还是在围着“三大现场”转圈,真是“警察无期罪犯有期”。有多少警察,除了继续教育,数年来从没有机会走出“大墙”,与同行进行交流,呼吸一下监狱以外的空气,享受一下外面的资源。警察是面对“人”的职业,是再塑教育的职业,应该是最具成长性的。尤其青年警察,对这一点的渴求尤其强烈、迫切,这也是为什么调查中显示的青年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中老年警察的重要原因。

  (四)难以解脱的自身因素突破警察的心理极限

  对警察而言,监狱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超负荷均可使他们精神负担加重,身心疾病增加。同时,恋爱婚姻不称心、家庭生活不顺心、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等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可能导致一个优秀的警察出现行为失常。如有的警察怀孕了,有的警察进入了更年期,有的年轻警察在感情上遭受了挫折,都可能带来行为的失常。一些警察极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自信,对自身的优缺点缺乏准备认识,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有的警察在监狱是一个好警察,可是下班回到家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了耐心;有的警察不明白教育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总觉得自己付出了罪犯就得改好,罪犯要没改好,警察就产生了自责心理等。当警察面对自己的一系列现实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极限而爆发。

  三、监狱警察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警察的心理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只不过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个矛盾愈发凸显。心理成长是贯穿一生的过程,对每一个警察而言,改革是压力,也是动力;是危机,也是机遇。应该看到,一次改革就是一次心理成长的过程,一次自我完善的过程。毕竟,改革的潮流不可阻挡。对警察而言,心理问题的出现会带来他们对监狱工作的信心缺乏,出现厌恶本职工作,甚至用消极的态度从事监狱工作。这种情况一旦普遍存在,将对警察群体的整个士气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所经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因此,警察的心理健康已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注重人文关怀,营造支持性的监狱文化。

  一所监狱的管理是否能够给警察提供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和支持性的环境,直接影响到“改革震荡”中警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监狱动不动就以“待岗”来“教育”警察,是不可取的,它除了加重警察的心理危机感和对改革的逆反情绪以外,不能带来任何好处。在改革转型的特殊时期,人性化的管理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支持性的监狱文化会有重要的“疗伤”作用。

  (二)创造成长机会,拓展成长空间。

  要使警察的危机感和压力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提高警察的职业安全感和应变能力。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一个人能够不断地自我成长,不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不断开拓自己的领域。监狱应该给警察创造成长机会,拓展成长空间,比如在管理制度上保证每一个警察每年应该享受的学习时间,比如给警察更多的自由空间,比如给警察创造更多的外考察的机会等等。

  (三)监狱应采取各种措施,减轻警察的心理压力。

  一所监狱要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最大的依靠是警察队伍,可以说,警察队伍的素质决定了监狱发展的兴衰,而警察队伍的素质不仅是指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是心理健康。因此,监狱必须关注警察的心理健康。事实表明,监狱领导的支持和关心能够有效地减轻警察的心理压力,减少警察心理问题的产生。作为监狱领导要努力做到:研究警察的心理需要,如提高警察的政治上、物质上待遇,更多满足警察精神需要和成才的需要;多与警察沟通,了解警察的工作生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学会赏识警察,信任警察,给指方向、搭舞台、压担子、创条件让他们施展才能等。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招警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招警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招警复习资料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