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公务员考试介绍篇——明晰北京公务员三次考试

公务员2007-04-04新天地信息来源

A-A+

北京公务员考试介绍篇——明晰北京公务员三次考试

在解释北京公务员考试之前,考生有必要了解一些公务员考试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公务员录用考试?

从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发布起,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简称“公考”)开考10年有余。2006年1月,《公务员法》正式施行。这也意味着公务员考试已制度化。公务员凡进必考,在中国各地,竞争上岗,公推公选

公务员考试是指国家公务员管理机关根据统一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程序任用国家公务员的形式。它遵循公开、民主、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它的优点是最广泛地选拔优秀人才防止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二、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分类

1. 按照组织、实施考试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地方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两种。

⑴中央、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工作人员录用考试是由人事部组织的统一考试(属于职位考试)。

⑵地方的公务员录用考试是由各省、市人事厅(局)组织的考试(有的地方属于职位考试,有的地方属于资格考试)。

2. 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招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社会在职人员录用考试和应届生录用考试两种。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招考对象既包括社会在职人员也包括应届生;而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绝大部分将二者合而为一,少数地方将两者分开考试(比如:北京),具体以考试公告为准。

3. 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资格考试和职位考试两种。

资格考试 :指考试报名时没有列出相应职位,考试笔试通过后由人事局发放《公务员资格证书》 ( 有效期两年 ) ,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与当地国家行政机关通过 “ 双向选择 ” 的办法落实就业单位 ) 。

公务员的资格考试是相对于公务员的职位考试而言的。公务员职位考试指国家在公务员考试报名前就将所招录的职位列明,考生根据职位报名,考生考试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等合格后,可直接上岗。若因条件不符或职位有限当年没有上岗,笔试通过成绩当年失效。如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现新天地老师重点就北京公务员考试给大家作一介绍。北京公务员考试每年共有三次,分别为:北京市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考试、北京市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考试和北京市京外生源公务员考试。

一、北京市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考试

(一)考试性质:资格考试

(二)报考对象:北京市社会人员

1.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这类考生的知识和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使用网络查找信息能力较强,如果能够得到辅导班的有效指导,通过的几率将大大增强;但是这个群体社会经验不足,考前对招考单位和岗位信息不了解。所以新天地公务员考试研究院建议此类考生不仅要在考试前多动脑、多动手,更要在考试后多动腿,调动自己的人际关系,为找到理想的接收单位做好铺垫。

2.在岗无编制的机关工作人员。这类考生由于长期在本单位和本领域工作,对于各层面岗位的用人缺口比较了解,可以通过大量人际关系获得准确的信息,这一点无疑使他们成为社招公务员考试的有力竞争者。但年龄和家庭负担的问题,也是这类考生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

3.企业工作人员。这类考生既要工作,又要备考,承受着较大压力,记忆力和学习热情很难再调动起来,而且没有更多时间去关注、搜集考试信息,这是难度最大的一类考生。当然,这种情况有时也能激发人的斗志,透过艰苦拼搏,通过公务员考试。

(三)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具有良好的品行和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4.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

5.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岁以下;

6.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身体健康。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以及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名。

(四)考试科目及内容

1.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

2.《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基本上为单项选择题,常识判断有少量多项选择题(这点不同于国家,国家全部为单选)。

3.《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一般为三个大问题,即概括问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

考试不指定复习用书,考试范围以《北京市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

(五)考试时限与分值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申论》 150 分钟,满分 100 分。

(六)过关分数线:105-115 (准确信息以当年北京考试中心的信息为准)

(八)录考流程及时间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综合辅导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