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7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专项突破:经济常识

公务员2007-06-04新东方北斗星信息来源

A-A+

2007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专项突破:经济常识(3)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发展阶段

  1.劳动力

  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①人身自由②一无所有

  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三个组成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又有着许多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来理解。

  5.商品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从一方面来看,它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

  程;从另一方面来看,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

  6.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可以表现为货币、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也可以表现为商品,但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成为剥削雇佣工人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及其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及其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关系:(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二者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10.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其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11.生产成本

  成本价格又叫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成本价格这一概念抹煞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此时,在商品价值中,剩余价值就表现为成本价格之上的一个增加额,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12.利润,利润率

  利润是资本在运动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13.剩余价值分配(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股份资本和股息)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买卖所获得的利润。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股份资本是指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票面的资本额从企业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它最终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4.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由竞争发展到顶点,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它的主要标志就是在垄断全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常识判断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