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分类分析:组织协调能力

公务员2008-01-08中公网信息来源

A-A+

0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分类分析:组织协调能力

 有关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试题

  实战解析

  1. 组织能力

  (1)一位老处长工作能力强,曾因业绩突出而受过表彰,但总与下属人员发生冲突,并因此而多次调换工作部门,现在其下属又纷纷向你反映他的问题。作为该部门的领导你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测试要素: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

  (2)有人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又有人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你怎么看?

  简析:组织协调能力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工作任务进行结构分解,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地组织关系和人际关系,控制群体活动过程的能力。这类问题一般选取领导干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需要组织协调的棘手事情,包括对上级、对同事、对下属、对本单位、对外单位等各方面。这类问题首先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因为各个级别、各个层次的领导干部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或同一问题需要解决的深度不同;其次,问题的形式必须以情景性的场面出现,描述应有情景、应有事件,把应试者放到模拟事件中去,以考查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只让考生泛泛空谈领导理论的测试相比,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类题目的编制难度较大,要求较高。试题内容既应体现某个领导理论的应用,也应体现应试者实际工作中的领导经验和领导能力,试题的编制应是领导理论和领导实践的统一。

  2. 计划能力

  题(1)是典型的情景性问题,考查的是领导干部在组织协调、用人和决策能力等方面的集中表现,通过应试者的解决方式来评价他的能力。本题适用于司局级或县处级的部门主要领导。题目没有涉及行业职位特点,因而适用范围较宽,通用性较强,作为公共面试题很合适。

  题(2)是另一类型的试题,取材于两句俗语,虽然没有直接点明领导工作实际的内容和特点,但两句俗语就是两种情景,对情景进行理论和现实的分析,同样可以考查应试者能力的高下。本题好在它的矛盾性和隐蔽性,即看似矛盾的现象都有共同深刻的内涵,题面简洁清楚,测试目的含蓄。

  (1)作为上任不久的副局长,你发现新单位人员散漫、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你提出了一个方案,并被通过,但实施了两个月后情况并不理想。你怎么办?

  测试要素:计划能力、决策能力

  (2)你刚上任副局长,正赶上该单位成立若干周年的庆祝活动,要你组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举措?

  测试要素:计划能力

  (3)请详细说明你曾经做出的你认为最出色的一次计划活动。当时的情景和结果怎样,你为什么认为它是最出色的?

  简析:计划能力主要测试应试者对实际工作任务提出实施目标,进行宏观计划并制定实施方案的能力。计划能力是领导干部安排工作、实施任务的首要能力,特别是作为领导,对分管工作有直接的参与和规划。计划能力一般指宏观计划和具体计划两方面,测试内容的选取也是来源于领导干部工作实际。主要是以情景化问题出现,这样对应试者的测试更直接和形象。但试题编制也较难,易流于简单和程式化。在取材时既要注意针对性和复杂性,又要注意试题内容的开放性,要给应试者更多的发挥余地和空间,试题要使每个应试者都有话说,但又说得不一样,即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题(1)开头便明确了改革方案的内容,也就是计划,因此当实施不完善时,必须要根据内容、实际情况分析计划。所以此题既要求应试者表现出良好的能力和计划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应试者依据当时当地情况的变化而迅速采取措施的决策能力。决策是做不做的问题,而计划则是如何做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完成这项复杂任务。

  题(2)则是典型的计划问题,对有相应领导经验的应试者来说相对简单一些,此类试题的测试目的比较明确,应试者的回答容易形成套路。为避免这种现象,应在试题的取材内容上下功夫,立意应高远,试题应开放。在试题编制时可根据素材考虑同时测试其他测试要素,以免试题内容过于单薄,缺乏足够的挖掘深度。

  题(3)是行为性问题。它通过详细考查应试者在过去某些事件中的表现,而预测他今后的行为。这是国外较常用的比较有效的考核预测技术,也是一类很有用的题型。

  (二)精选试题

  (1)为了在青年职工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部门(如人事部、邮电部……)团委计划准备举办一次读书竞赛活动,假如这一活动交由你来负责,你准备怎样开展工作?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组织这样一项活动,由于规模比较大,牵涉的人、部门也较多,所以首先要设立一个活动的具体目标,然后制定详尽周密的计划,包括时间、地点的安排,财务预算,人员分工,奖励方法等。同时要考虑到对计划实施的监督以及与有关部门的协调。

  评分参考标准:

  好:内容新颖、丰富;计划安排全面可行,注意与各部门联系、协调。

  中:有计划及协调的意识;但计划不够全面,思维不够开阔。

  差:计划安排漏洞较多,缺少协调意识;或夸夸其谈,不中要害。

  (2)假定下个月十号是某单位成立二十周年的纪念日,单位领导想借这一机会为单位作一次宣传,以扩大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现在假设由你来负责有关宣传工作,你将做些什么?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细化目标,结合单位的情况提出创意,然后制定一个详尽周密的计划。注意协调与各部门(如新闻媒介、政府,以及本单位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还要考虑人、财、物等资源的运用等。

  评分参考标准:

  好:明确各方责任,选择与目标相关的活动,计划安排切实可行;能注意与各方协调好关系。

  中:能较系统地考虑问题,有计划安排;有协调的意识;但计划安排不够周全。

  差:计划安排漏洞较多,缺少协调意识;或夸夸其谈,不中要害。

  (3)假如你是某市学联的工作人员,领导交给你一项了解本市大学生求职就业意愿的任务,你准备怎样完成这项工作?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考生应考虑到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据此选择工作方法,安排工作流程,调配人、才、物资源,协调组织各方共同完成任务。

  评分参考标准:

  好:有较周全的计划安排与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法;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完成任务。

  中:有计划安排;有协调的意识;但计划安排不够周全。

  差:计划安排漏洞较多,缺少协调意识;或夸夸其谈,不中要害。

  (4)假定有一外商代表团将来你单位商谈有关合作事宜,预计在京停留约一周时间,其中三天用于会谈,其他时间安排参观游览活动。若由你负责外商的接待和参观游览工作,你准备如何做?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本题通过设计一个具体的任务,考察考生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考生应在了解外商代表团特点(如文化背景等)以及谈判的性质的基础上,对接待工作有个周密的安排(包括外商的住宿,往返机票,游览路线,饮食、行程安排及有关经费支出标准等)。

  评分参考标准:

  好:有周密的计划安排;内容服务于会谈的最终目的。

  中:有计划安排,且主要方面基本考虑到了,叙述有条理,能说清楚。

  差:计划安排有明显的漏洞,如一味强调内容丰富,而不考虑会谈的目的;叙述不清楚。

  (5)您所在的司局每年元旦前夕都要举行一次新年联欢晚会。假设现在距离元旦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如果由你负责筹划今年的新年联欢晚会并组织实际的操作,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出题思路:给考生一个实际的工作情境,通过考生的回答来考察其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考生应能结合司局的特点和传统,具体周到地考虑晚会的筹备,如综合考虑时间、地点、人力、经费、物资等各项因素;同时能组织与协调有关部门。

  评分参考标准:

  好:考生能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计划周密,很好地进行组织协调。

  中:考生能考虑到主要方面的因素,基本上能做出有条理的计划,并进行组织协调。

  差:计划、组织、协调有较多漏洞,且思路不清晰。

  (6)在团组织的改选中,你被选为我们单位的团支部书记。你和新一届的支部成员打算举行一次团支部的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增进支部成员之间的了解、加强团组织的凝聚力,以便更好地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请谈谈你将如何组织这次活动?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考生应能根据活动的目的进行创意,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周密安排,并注意集思广益,调动各方积极性。

  评分参考标准:

  好: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职责,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能充分体现活动目的的形式,进行周密的安排,思路清楚,计划措施切实可行。

  中:基本能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筹备这次活动;采用的计划基本可行,并能说清楚。

  差:思路不清,计划安排有漏洞。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面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