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七大变化

公务员2008-08-28中公网信息来源

A-A+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七大变化(2)

  五、资料分析更加注重解题技巧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2006年第四季度外资实际出资额总计约达9亿元

  Ⅱ.该市拟投资总额在2006年9月份为下半年最低

  Ⅲ.2006年下半年该市外资拟投资额达到拟投资总额40%以上

  A.ⅡB.Ⅲ

  C.Ⅱ、ⅢD.Ⅰ、Ⅲ

  (解答: D)

  六、常识判断只考查法律,不考任可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

  七、数学运算难度持续攀升

  难度变化:

  从2007年开始,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的总题量就由135道增加到140道。国考中常识判断由原来多的20道题定为25道题目,言语理解的题量由原来的20—35道题增加到40道题目。在总的题目数量上为140道题目,而作答时间却没有相应增加,提高了考生作答的难度,更深层次的考察了考生对日常信息及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而申论的考查,无论在材料的字数上还是难度上都有所增加。申论的字数由2001年的1,700多字逐步增加到2008年的7,000多字,作答时间没有增加,并且材料的难度和问题的类型也在逐步增加,对于难以把握申论的本质和答题的特点的考生来说,会有无所适从,不知怎么面对和复习的困惑。

  分析定位:

  虽然国考的难度在不断增加,但是所有题目的类型和命题形式都万变不离其宗。根据众多考生对考题的难易程度的把握,我们对数千名考生进行了测查,测查结果显示:在行测的方面,有65%的考生的数量关系和失分率教高,往往将20道数量关系题目全部放弃;有63.5%的考生对常识判断和判断推理的把握不够准确;有48%的考生对资料分析的畏难情绪比较大,好多学生往往没有时间看完资料,感觉到时间十分紧迫,而材料又冗长;有24.2%的考生对言语理解的题目的十分率比较大。在申论方面,有11 .3%的考生对申论的答题把握准确,能够根据材料的核心,以及反映的问题给予较优秀的回答;有45.8%的考生对申论有基本准确的把握,对申论的答题基本规范;有32.8%的考生对申论的材料把握不够全面和准确,在答题过程中语言不够规范;有9.3%的考生对回答申论没有准确的定位。

  由于考生的专业不同和对不同知识层面的把握程度不同,所以会出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现象。如在众多考生对数量关系产生畏难情绪的时候,有少部分考生则反映,拿到考卷后最先做的就是数量关系题。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就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个准确的把握,针对自己的优势加以保持,尤其对于自己的劣势要加以强化训练。在各科目题型的基础训练之外,有意识的进行薄弱题型专项训练。如果能有专人对自己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针对性模拟、讲解的话,效果会更好。建议考生对自己的优劣先进行测查定位,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着手复习。根据大多学生的情况来看,行测部分最容易拿分的是资料分析部分,其次是常识判断和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三部分多数考生都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拉不开差距,但每年都有大量考生因为试卷将资料分析安排在最后,考生按照顺序答题的话,如没有把握好时间,最后就可能没时间做资料分析这部分题目,是非常可惜的。考生应首先做这两部分题目,拿到“基本分数”。这三部分拉不开差距,考生复习准备也相对容易,不是复习重点和难点。行测部分的判断推理和数量关系是行测的核心和灵魂,是最难的部分,也是考生必须攻克的难点,这两部分是考生拉开差距的重点部分,也是复习的难点。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这四部分题目的规律性较强,题型比较明确,仔细研究这些内容拿到高分是有保障的。申论应是和行测同样重要地位的课程,历年考生在申论方面得分不高,普遍在40-50分左右。这和考生对申论认识不清,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以及复习训练方法不得当有关系。针对这一情况,考生可以做历年的国考真题加以训练,或者是报辅导班对自己进行指导和督促。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测综合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