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能力自测20题

公务员2008-09-03人事考试网信息来源

A-A+

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能力自测20题(4)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果实与动物的出产物;(2)与原物分离前,是原物的一部分。D项中柿子树上结的果实并没有与原物相分离,不属于天然孳息。故选D。

  2.D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神经中枢病损;(2)抽象信号思维障碍。失语症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力减退造成的语言症状,也不包括听觉、视觉、书写、发音等感觉和运动器官损害引起的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因先天或幼年疾病引致学习困难,造成的语言机能缺陷也不属失语症范畴。排除A、B、C三项。故选D。

  3.A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为了保护生态或者使生态得到修复;(2)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3)整体迁出。B、C迁移的原因不是自然环境,D项不属于整体迁移,只有A项符合生态移民的定义要求。故选A。

  4.D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2)一系列自救行为,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等。A项台风并没有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应排除;B、C项并没有“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的措施,应排除。只有D项是符合定义要求的。故选D。

  5.D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以下属的实绩为依据;(2)给予适当方式的激励。A、B、C三项显然不是以下属的实绩为依据进行激励的,不符合(1),均可排除,只有D项完全符合实绩原则的定义。故选D。

  6.C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防止风险与损失。C项小张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被震倒在地,所幸躲过一劫,这一过程中小张并没有通过策划手段减少消除危机带来的风险与损失,因此,C项不属于危机管理策划。故选C。

  7.D 【解析】例证(1)真实性概率为100%,属于全概率命题,例证(2)所反映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属于大概率命题,例证(3)属于辩证命题。故选D。

  8.D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反复出现强迫观念;(2)强迫观念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不必要的或多余的;(3)患者很想摆脱,但无能为力。A项张奶奶对儿子的思念不属于强迫障碍;B项不符合(3);C项由于不放心而多次拨通电话,不符合(2);D项明明的表现符合上述(1)、(2)、(3)。故选D。

  9.D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按照社会要求、团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2)行为是来自外界的影响而被迫发生的。选项A、B属于“不服从”的事例,C项中属于“从众行为”,D项则符合上述(1)、(2)。故选D。

  10.D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可以设定行政许可;(2)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选项A“牌照”不符合(1),B项“户外广告设施”不符合(1),C项不能通过(2)的方式取得,D项“烟草专卖”、“麻醉药品生产许可”则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许可。故选D。

  11.D 【解析】例证(1)李张二人因“下棋、打牌”而结成的关系符合趣缘关系的定义;例证(2)是由于“同班、同宿舍”符合地缘关系中的“因地理位置相近并发生交往”;例证(3),二人因职业活动交往符合业缘关系。故选D。

  12.C 【解析】例证(1)明显符合刑事制裁的定义,例证(2)侵犯著作权则符合民事制裁定义,例证(3)也符合刑事制裁定义,但是多定义判断中,某一典型例证至多只与某一项定义相对应。故选C。

  13.B 【解析】例证(1)出自陶渊明《饮酒》,反映了闲适的心情,与各项定义不符;例证(2)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了对天下寒士的悲悯,与怜悯相符;例证(3)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现了对远在故乡亲人的思念,也与定义不符。故选B。

  14.C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主体是政府;(2)按照有借有还的商业信用原则;(3)以债务人身份来取得收入,或以债权人身份来安排支出。A、B项明显不符合(3)这一定义要求,而D项破产程序也明显不属于政府信用。C项发行国债符合定义要求。故选C。

  15.A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主体为职业金融家;(2)投资对象为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B项不符合(2),C、D项既不符合(1)也不符合(2),只有A项符合定义要求。故选A。

  16.C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对象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A、D项不是民事主体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监督和保护,应排除;B项实施捐助的“准妈妈”不符合(2)。故选C。

  17.D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本身应具备十足的内在价值;(2)以自身的实际价值交换商品;(3)以其内在价值量的大小来决定交换的比例。A、B、C项明显不符合定义这三项要求。故选D。

  18.D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句是:(1)依法履行公职、纳入行政编制;(2)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公证处不属于行政机关,其公证员不被纳入行政编制,因此其不是公务员。故选D。

  19.B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句是:(1)反映统治阶级意志;(2)国家制定或认可;(3)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由(1),可排除A、C,人的主观意志由客观实际决定,因此D也错误。故选B。

  20.B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句是:(1)主体是国家机关;(2)赔偿原因:违法行使相关职权,造成损害。A、C、D项都不符合(2),只有B项符合定义条件。故选B。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