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年国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四)

公务员2008-10-31华图教育信息来源

A-A+

2009年国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四)(9)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41. B[解析] 相邻数字之差为4,本题为等差数列,故空缺项应为25+4=29,选B。

  42. C[解析] 顶数与左底数之和减去右底数等于中间的数。即5+17-6=16;10+13-(-2)=25;23+12-30=5,选项C正确。

  43.B[解析] 3×3+63=72,2×2+72=76,6×6+76=112。由此可知本题规律为:一个数的个位数的平方,再加上这一个数本身的和即为后一个数。所以(    )=2×2+112=116。因此,正确答案为B。

  二、数学运算

  46. C[解析] 由8.03×1.22<8.02×1.23<8.01×1.24

  得:8.01×1.24+8.02×1.23+8.03×1.22<8.01×1.24×3<8×1.25×3=30

  8.01×1.24+8.02×1.23+8.03×1.22>8×(1.24+1.23+1.22)=8×3.69=29.52

  所以,所求的整数部分为29。故选C。

  47. D[解析] 设最小的偶数为x,则这三个偶数依次为x,x+2,x+4,故x?(x+2)?(x+4)=192。用代入法解答。经过验证x=4,则最大的偶数为8。因此正确答案为D。

  48.A[解析] 由题意可得妹妹与哥哥岁数差为(24-9)÷3=5(岁),故妹妹现在的年龄为5+9=14(岁)。

 

 

  51.B[解析] 设丙共做x题,则甲做了(3x+7)题,乙做了(2x-4)题,由题意可得:x+(3x+7)+(2x-4)=183,x=30。故甲做了97题,乙做了56题,所以甲比乙多做97-56=41(题)。

 

  55. C[解析] 四个工厂的职工人数总和的一半是:(1000+700+800+500)÷2=1500(人)。

  甲厂500人,丁厂1000人,它们都小于四厂总人数的一半。根据“小靠大”的原则,甲厂附近和丁厂附近都不是车站的最佳位置。甲厂与丁厂要分别向乙厂和丙厂靠,这样丙厂就相当于1000+700=1700(人),乙厂就相当于500+800=1300(人)。再由“小靠大”的原则,1700>1300,所以乙厂应向丙厂靠,即车站设在丙厂附近为最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6.A[解析] 从第1面红旗到第8面红旗,中间有7个间隔,走了8秒;从第8面红旗到第15面红旗,中间同样是7个间隔,如果速度不变,同样需要8秒,所以一共要花8×2=16(秒)才能到达第15面红旗。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61 B[解析] 仔细观察可发现,依英文字母表的顺序,第一行三个字母间依次相隔4个字母,第二行依次相隔3个,则第三行应相隔2个字母,故答案为B。也可从纵向找规律,第一列三个字母依次相隔5个和4个字母,第二列依次相隔4个和3个字母,则第三列三个字母应依次相隔3个和2个字母,正确答案也为B。

  62.A[解析] 注意构成图形的各元素总量不能增加或减少。

  63. D[解析] 左边5个图形中,1个黑点和5个黑点都在框架里面,2个黑点在框架外面,1和5是奇数,2是偶数;另外,每个图中黑点数与线段数相加均为5。故下一个图形也应符合这些规律,只有D项正确。

  64.A[解析] 这组图中,第一、第三、第五个图形中的虚线数目依次减少,第二、第四、第六个图形中虚线数目依次增多。本题正确答案为A。

  65.C[解析] 图形折叠后,阴影部分应是相邻的两个面,C项明显错误。

  二、定义判断

  66.A[解析] 根据定义,结果加重犯罪的实质是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已经超出了基本犯罪的构成结果的界定范围。A项符合这一要求。B、C、D项虽然结果很严重,但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没有超出基本犯罪的构成结果。故选A。

  67.C[解析] 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其行为对象是特定的人或事。A项中“人民法院”不是行政机关,B、D两项中的行为对象具有普遍性。故选C。

  68. A[解析] A项所述不属于“秘密给付”,不具有秘密性。故正确答案为A。

  69.C[解析] C项所述“格律”并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故正确答案为C。

  70.C[解析] C项中的“律师”与定义中的主体“律师”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71.D[解析] 本题C项迷惑性较大,作息时间属于活动方式的一种,而D项中的“发挥作用”在定义中则无据可循。故正确答案为D。

  72.B[解析] A、D项所述并未违反规章制度,C项是故意伤害。故正确答案为B。

  73.B[解析] A、D项所述不符合定义中的“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C项不符合定义中的“合法性”,而属于“合理性”。故正确答案为B。

  74.D[解析] D项不属于“行政管理中”,故答案选D。

  75.D[解析] D项所述不能有效地达到行政目标,也不属于定义中的“灵活运用”和“手段、技巧和特殊方法”。故答案选D。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