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消费券与刺激消费

公务员2009-04-24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09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消费券与刺激消费(3)

  扩内需,“消费”之腿不能短

  2008年12月11日下午,成都市民政局宣布将拿出价值3791万元消费券,发放给全市困难群体,每人100元。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成都率先出招,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2月12日四川新闻网)

  在节日来临之际给困难群体发放消费券,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消费动力,这是刺激消费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如果全国各地都能以这样的方式拉动内需,其力量不可小觑。

  出口、投资、消费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持续了多年的出口拉动增长方式,已经到了休生养息、调整策略的时候。今后一段时间,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将转移到扩大投资和刺激消费上。

  从中央提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到目前地方上报的投资计划来看,投资这驾马车已经启动,未来两年投资的规模、力度将相当大。现在的问题是,仅靠投资拉动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出台相应的刺激消费政策,让消费这驾马车也迅速启动起来。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受到严重影响。日前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刺激消费的一揽子方案。虽然我们无法知道这一消息的可靠性,但是,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刺激国内消费是一件十分迫切的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刺激消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国家出台相关的刺激消费政策,如上调个税起征点、提高养老保险金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降低个人消费贷款门槛等,从宏观上鼓励和促进消费;另一方面,各地政府结合实际,实行一些鼓励、刺激消费的具体措施,如给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券、对中低收入群体购房给予补贴等,从操作上树立人们的消费信心。

  如果我们能够把投资与消费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双轮驱动”,那么,保持国内需求的持续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就会进一步得到激发,国内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得到增强,中国经济才能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来源:新华网谭浩俊 2008年12月13日)

  减税退税不如直接给穷人发钱

  今后将通过减税、退税或抵免方式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费负担,以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谢旭人日前在一个内部会议上表示,为了实施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后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推进税制改革,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12月15日人民网)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外需不足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各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举措,而减税退税作为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的一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作用。所以,财政部通过减税退税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还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减税退税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很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众所周知,减税退税作为一种税收手段,本质上是为调节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服务的,是为了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然而,由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基本税种与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没有直接挂钩,两者之间呈现出的是类似平行线的关系,所以,通过减税退税等方式来增加居民收入也仅仅能够让少数高收入群体受益,而对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则爱莫能助,达不到增强实际购买力的目的。

  那么,通过减税退税是否能够刺激富人的消费欲望呢?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告诉我们,收入与消费在通常情况下呈现出的是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居民收入达到或超过较高水平的时候,收入中所增加的部分被用来消费的机率就越来越小,这就容易导致社会财富分配在总量上虽然增加了,但由于增加的财富主要被少数富裕阶层所占有,所以导致社会消费倾向的总量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减税退税等惠及少数富人的税收举措难以承担挽救经济增长的重任,而真正渴望提高购买力的中低收入群体却没有得到实惠。一方面,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他们在客观上有消费的需求,只是苦于经济能力不足以支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不论对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短期增长,国家财政有拿出部分税收直接补贴中低收入群体进行消费的财力。在扩大内需成为迫切需求的前提下,既然减税退税实现不了这一目标,为什么不把这些钱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直接补贴给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呢?

  减税退税不如直接发钱给穷人理应成为当前刺激消费和促进增长的主要方式,我们在制定扩大内需政策时,不应时时从利于少数富人的角度来考虑,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来源:新华网徐光木2008年12月16日)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热点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