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实践篇(二)

公务员2009-08-03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实践篇(二)(2)

 (四)“模拟”性更加“逼真”,更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

  申论考试一般都强调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家公务员由于部门性质与职能的宏观性,考察的问题一般比较大,要求的应对措施一般是立足全国,因此,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宏观性、综合性。而地方公务员一般以从事具体实务居多,因此考题相比更细,更加贴近公务员的实际生活,更能考察考生的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近几年各地基层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更加重视所报岗位的工作特点以及对所需能力的具体需求。最典型的是各地针对基层干部实行的选拔考试,其申论试题是为适应乡镇机关工作需要而单独命制的,试题内容突出乡镇机关工作特点。如2007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试题,共有五道题:第一、“钱从哪里来?”这几乎是所有村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一些村集体税费改革少了收入,企业改制断了收入,招商引资没有收入,转移支付入不敷出,正常运转难以为继。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村集体钱该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看法。第二、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农民增收难。请根据给定资料,归纳出农民增收难的种种表现,并说明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所在。第三、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基层干部“跑款”渐成风气。对此,有人认为该“跑”,有人坚决反对。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如果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要解决村集体经费不足的问题,请谈谈你工作思路。第四、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假如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具体负责社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实验的试点工作,你准备如何去做?主要采取哪些措施防范金融及资金风险?第五、请以驻村包点乡镇干部的身份,依据给定资料,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为某行政村编写一份“十一五”建设规划书(纲要)。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文体得当,字数掌握在800字左右。村集体资金从哪儿来、如何解决集体经费不足问题、如何防范金融及资金风险、对本乡镇的整体规划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都是基层干部面临的最具体、最头疼问题而又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谈谈你的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你准备如何去做”等问题直指问题的核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将基层干部的理政的思路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些申论要求充分显示了岗位的特点和需求。具有极强的选拔性和甄别功能。它彰显出来的是一种总的命题趋向:申论考试的“模拟”性更加“逼真”,更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

  (五)新题型不断出现

  近几年来,地方公务员申论试卷新题型层出不穷。一方面,各省市公务员申论命题紧跟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风格和思路,采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出现过的新题型。例如,2005国家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第一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

  A.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B.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C.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D.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

  E.要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不能“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中的资金脱离财政的监督管理。

 在2005年后的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中也常常出现这种判断题型。如:200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第二题:省政府要实现从“无为而治”到打造“有为”政府的转变,下列那些不属于打造“有为”政府的正确措施?请指出并分别说明为什么,字数不超过300字。

  A. 政府应该把该管的管好。比如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应该而且只能由企业自己决定;但在企业采用什么样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上,一定要由政府决定。

  B. 政府尽可能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倡导在经济活动中政府唱主角。

  C. 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自律管理。

  D. 营造发展民营企业的社会氛围,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使之成为各级政府的附属机构。

  E. 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并使它逐步占支配地位。

  F. 改革“审批经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杜绝乱收费和垄断部门的寻租行为。办事效率,杜绝乱收费和垄断部门的寻租行为。”

  2006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要求考生“以工作人员身份,分析下列建议,找出3个不切实际的建议,并说明理由”。都属于这一类型的题型。

  与此同时,一些省市在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创新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不再与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亦步亦趋,不断尝试命制新的题型出来。近四年来出现了不少有别于国家公务员试卷的新题型:

  新题型一:编写发展规划,如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试卷申论第二题:假如你是某县政府机关的一名公务员,现要求你根据材料内容拟一份本县“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完成下列两项内容:

  (1)列出文化发展规划文本的简要目录。字数不超过150字。

  (2)拟出文化发展的总体项目。字数不超过350字。(20分)

  新题型二:名词解释题型。2006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中首次出现,该年试卷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11-20,标注出7个关键词,并从中找出3个,做相关背景链接,字数不超过300字。”“做背景链接”就是要求对几个与关键词有关内容进行解释说明。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第三题第二小题是:“根据“给定资料”,试分别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这个题目实际上和前面山东省的“背景链接”类型的题目是属于同一类的。

  新题型三:发言提纲。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假如你是“给定资料6”中所说的参加“四海论道”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之一,赴世界各地向人们讲述真实的“中国制造”。请你写一份能够全面概括给定资料主要观点的发言提纲。这道题实际上是概括题,但要求较常规的概括题高,它更强调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

  新题型四:资料排序。如2006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阅读给定资料1-10,请按照逻辑程序和方法将其资料排序,并编写出不超过200字的摘要。”

  新题型五:列出调研提纲。2006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给定材料给出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的材料,介绍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好处和目前农民工存在的种种问题。申论要求有三个,其中第二道题要求考生以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情况,做一个有关外来人口管理模式的调研,写一个具有可行性、针对性的调研提纲,字数在500字以内。

  (资料来源:《华图公考十年蓝皮书 申论策略精华》)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