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城市绿化

公务员2010-03-16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0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城市绿化(3)

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第一,城区现有公园绿地分布不均,绿地建设规划不足、不科学,绿化管理工作不到位。

第二,城市垂直绿化未起步或刚刚起步,绿化观念急需改进和转变。

第三,有些城市绿化量不够、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第四,现有绿地树种存在结构问题,树种单一、常绿树种少、乡土树种比例低。

2.答案提示

首先,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结合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依据生态学要求和人类住、行要求与精神需求,确定不同城市的绿地定额指标。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应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相结合的环网式的布局,使绿地斑块均匀化、立体化分布,构成“公园—小游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的绿地斑块层次结构。

第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城市绿地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充分保护原有林地、湿地、水系。

第四,保持城市绿色景观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异质性,根据全光照环境、荫蔽环境、半日照环境等,需要选配不同的植物进行种植。

第五,保持城市绿地系统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发展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丰富垂直绿化景观,提高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第六,增强生态意识并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城市建设者和生态学家应加大对生态文明的宣(此_资-料_转_贴-于_GZU521_贵-大在/线]hTtP://wWw.gZu521.nEt传力度,使公众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抑制侵占绿地现象的发生。

3.答案提示

建设首善之区 提升城市绿化管理水平

绿地作为城市的“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吸收降解城市污染物、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净化大气环境、降低噪音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审美意识、道德情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使城市森林成为城市文化品位与文明素养的标志。

世界各国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都十分重视城市绿地,把绿化作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部分。联合国生物圈与环境组织就首都城市提出了“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人均60平方米,为最佳居住环境”的标准后,不少国家的城市纷纷进行园林绿地建设,使人、建筑、城市、自然融为一体。新加坡城市规划要求绿地面积占城市住房面积的65%,基本上是“两分绿地,一分房屋”。日本东京采用大厦屋顶的现代庭园绿化,大楼间庭园绿化,通道、天台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形成具有独特风貌和艺术风格的空中花园。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发展较快,但是总体上看,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仍较少。而且城市绿化尚有误区:一是普遍重草轻树,一些城市热衷于大种草坪,尤其在新建的广场中草多树少。二是绿地设计贫乏,样式单调;重视外来树种,轻视本地树种,绿地失去特色。三是急于求成,有的城市不惜工本,大搞“大树进城”,到农村和山区购买大树,移植进城,结果死亡率超过70%,既没有增加城市绿色,又破坏了山区和农村的生态。

城市绿化必须摒弃那些“推山造山、填塘挖塘、砍树栽树”等大挖大填和斧凿痕迹,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其一,找到经济、生态和居民生活三者共赢的平衡点。许多城市注重景观效果,偏重快速郁闭成型的造林绿化方法,树种单调、径级较大、规格近似,群落结构比较单一,稳定性和抗逆性较差,管护难度较大;草地和一些引进树种,投入成本高,管理维护费用大,还不能很好地凸显绿化的功能。笔者认为,城市绿化要注重生态适应性,确保树种的成活率和寿命;要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科学选择运用树种,发挥树木观花、遮阳、环保、引导行人和车辆等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提高生活环境的舒适度;要重视发展乡土树种,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其二,提高绿化用地空间利用效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变“高”了,绿地却变“矮”了。一方面是造盆景式的所谓“精品”,另一方面许多树木被人为截干,甚至一些成片造林的空旷地树木也被习惯性地截冠修剪。结果不仅导致高额的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而且经常发生病虫害。有些地方绿化建设改善环境的功能没有提高,反而成为负担。事实上,我国适合城市绿化而又树体高大、冠形良好的乔木品种十分丰富。

其三,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我国绝大部分城市至今维持着城乡绿地“二元分治”的管理体制,随着国家对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实施越来越严格的控制政策,政府部门有必要将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建设摆上日程。系统规划应该做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完善统一,使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优化,建设具有持续发展活力的城乡一体化生态型城市。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