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公务员2010-04-22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

  16. A 解析: 如果两人下山的速度与各自上山的速度相同,则题中相应的条件应变为“甲下山走了1/2时,乙下山走了1/4”。

  因为甲到山顶时比乙多走400米,所以甲下山走了1/2时,应比乙多走400×(1+1/2)=600(米)。从山脚到山顶的距离为

  600÷(1/2-1/4)=2400(米)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7. B 解析: 小李取剩下的1/3和剩下的14万元,即说明小李获得了14×3/2=21万元。

  又因为小王取了全部的1/3另加9万元,所以分红共有(21+9)×3/2=45万元。

  因此小王获得了45-21=24万元,所以小王比小李多得24-21=3万元。

  18. B 解析: 男孩50秒走50级,女孩60秒走60×2/3=40(级),说明自动扶梯10秒走50-40=10(级),即每秒走1级。扶梯共有(1+1)×50=100(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9. D 解析: 设该彩电的标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90%x-100=2000×(1+7.5%)

  x=2500(元)

  该彩电的标价为2500元。故选D。

  20. D 解析: 只要求出1~1000内5的倍数、6的倍数或8的倍数或5×6,5×8,24,120的倍数,再根据容斥原理就可求得

  5的倍数有5、10……1000共200个

  6的倍数有6、12……996共166个

  8的倍数有8、16……共125个

  24的倍数有24、48……984共41个

  30的倍数有30、60……990共33个

  40的倍数有40、80……1000共25个

  120的倍数有120、240……960共8个

  根据容斥原理可知,5或6或8的倍数有

  (200+166+125)-(33+25+41)+8=400(个)

  不能被5或6或8中任一个整除的有1000-400=600(个)

  故本题选D。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1. C 解析: 本文段主要强调的是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等在经济行为中会起巨大作用。之后又引用著名经济学家的话进一步论证,C选项正确。A项是用来引出要强调的内容;B、D项不是作者要强调的重点。

  22. C 解析: 题干主旨:人们为了防治“非典”而进行相关防治行动。C项吻合。D项与题意无关,题意着重强调人的行为;A项强调客观性;B项强调社会多样性均与题意不符合。

  23. D 解析: 通读文字知道,整段文字主要是强调民主集中制建设的重要性,而且是针对“领导班子”说的,D选项更符合。

  24. C 解析: 先审察四个备选项,A本身错误,并不是任何传统产业都能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产业,B错;市场开发不一定会使技术进步,D错。综合文段,C选项符合题意。

  25. B 解析: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B选项理解更符合题意,A、C、D项内容材料没有涉及。

  26. D 解析: 由“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可知,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实践,选D。

  27. D 解析: 苏东坡认为琴声的美不仅取决于“琴上”,也不仅取决于指头上,而应该是两者的和谐统一,因而体现的是主客观的统一。其实苏轼话前已经有提示,引用只是为了论证主客观的统一。

  28. D 解析: A项言过其实,B项不够具体,C项“克服”无根据。

  29. C 解析: 从文段内容看,垄断资本家联合起来,设立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垄断资本家开始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故选C。

  30. A 解析: 文段引出对网络游戏运营商变一种方式收费的质疑,文段“但”后内容是文段的重点,引出后面对虚拟“道具”收费的讨论。

  31. D 解析: “杀人越货”专指杀人并抢夺财物的盗匪行径,在这里修饰江洋大盗最为恰当。其他三项均无抢夺财物之意,没有点出盗匪的本质。

  32. C 解析: “起因”比“原因”更为强调开始阶段,符合题意。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根据题干所述应选“试验”。

  33. C 解析: 驱动:施加外力,使动起来;驱使: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后者符合题意。“斡旋”专用于外交辞令,比“调解”更正式。

  34. B 解析: 干扰:扰乱,打扰;干涉:过问或制止。主语为“植被”,用“干扰”才符合题意。“痕迹”比“足迹”的范围更广、更能说明人类没有干扰该区域。

  35. B 解析: “反思”比“回想”的感情色彩更浓,从句意来看,修饰的是“严重问题”,与“反思”搭配。“克服”与“问题”搭配恰当,而“制止”与“问题”搭配不当,制止多用于阻止某种行为。

  36. A 解析: 淡化指减弱或减轻。退化指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衍生指演变发生。滋生指繁殖和引起事端。因此选择A适合。

  37. A 解析: 后二句无中生有,语意导向错误。

  38. C 解析: A项的“不需要”、“谁都”;B项的“不具资质”、“因而”;D项的“不会涉足”、“因为……之地”均曲解文意。

  39. D 解析: A、B、C均断章取义,曲解原文。

  40. B 解析: 错解文意,“相对消长”、“互相转化”、“中心变边缘”都是错误判断。

  41. A 解析: 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挥而就指一下子就能完成,多指文章、书法等书写流畅,完成得快。联系上下文A项更适合。

  42. D 解析: 第二自然段在说宇宙膨胀的精确度极高,从而怀疑大自然不懂数学这一说法,而列举数字是为了说明其精确度高。A、B两项各执一端就事说事。

  43. C 解析: 典型错误是D项,它是全段的中心,不是引用所要证明的论点。A、B两项有明显的错误。

  44. C 解析: A项把原文中的“只要一人”改为“每一人”;B项把原文 资 料 来源于 贵大-在线 WwW.GzU521.NeT 中的“不过以10公里计”改为“没有超过10公里”;D项中的“大象”在原文中只是个比喻,指宇宙整体。

  45. B 解析: A项张冠李戴;C项逆命题不成立;D项中的御厨只会切葱末,不会做菜。

  46. A 解析: 诞生指人出生。产生指由已有事物中产生新事物。根植指扎根(多用于比喻)。联系上下文A项更适合。

  47. D 解析: D项最全面。

  48. A 解析: 对浮躁的世态并非漠然视之。

  49. A 解析: B说法太绝对;C他们并不脱离时代而是引领时代;D“看来似乎孤独”说明并不孤独,至少内心不孤独。

  50. C 解析: 原文中说:“这样的人多了,时代的精神文化水准自然会提高”,但不能由此推断出精神文化水准低下是由于这种人太少。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