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解题方法技巧

公务员2010-06-03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解题方法技巧(2)

 伴随着夏日来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如期而至,考生们即将奔赴考场。在临考之前,要静下心来,梳理好贵州历年考题的特点,这样对我们的复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试卷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于备考是非常重要的。

  从纵向来看,贵州试题的难度有整体趋于简单的趋势,因为前两年的题有临摹国考题的嫌疑,而最近几年的题型才越来越体现出贵州省的本土特色。从横向来看,数量关系的题目的数量也在一直变化着,比如数字推理由10道变成了5道,数学运算的题目则稳定在15道。

  数量关系的卷面分数在试卷中占用相当大的比例,这部分试题也是大部分考生相对头疼的部分,这也注定了它是各个模块中得分率最低的模块。但是,大家如果复习过程中方法得当,那么在在规定时间内解决这些棘手的题其实也是很容易做到的。

  比如说数字推理部分,我们这几年的考试涵盖了多级数列、幂次数列、递推数列、分数数列、图形数列等所有题型题,但是每年的试卷中对某个题型的测查相对集中。像08年就连续考了2个幂次数列类型题,而09年则连续考了4个多级数列,所以今年的复习重点应该适度向多级数列转移。

  【例一】(贵州-行测-2008-31)125,16,3,1,( )

  A.-2   B.-1   C.0   D.1

  【答案】D                                                                                   

  【例二】(贵州-行测-2008-32)2,9,28,65,(  )

  A.96   B.121  C.126  D.130

  【答案】C

  对于类似问题,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夯实好基础知识,比如说1-17左右的平方数,1-10的立方数和一些常见的2、3、4的幂次数我们要提前掌握,这样的话此类问题做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

  比如说例一,如果第一眼看上去发现没什么太大的特征,迅速去做差的话,那么你就浪费时间了。此类题的特征是变化趋势一致,比如此数列就是由大到小递减的,故可以先试探最大的数125是不是幂次数,发现它是5的3次幂,符合,那继续验证第二个,16是4的2次幂,这里是关键,将幂次数列拆成两个数列的复合,即底数数列5,4,……;指数数列3,2……,发现各自都有规律,则继续验证,下一项底数列中的项应为3,指数列中的项应为1,3的1次幂为3,符合数列特征,1为2的0次幂,故答案为1的-1次幂等于1。

  例一为简单的幂次数列,做起来相对简单,体现不出方法的优势,我们来看下例二,按照上述方法就能体现出解题的速度性了。变化趋势逐渐增大,最大项为65,这时候65不是幂次数,但是离幂次数很接近,我们可以将这个数列拆成三个数列的复合,即比例一再多出个修正列来,为了便于大家明白,我将它写成如下形式:

  底数数列:4

  指数数列:3

  修正数列:+1

  故第一项差不多是幂次数列,再看第二项28:

  底数数列:(4)   3

  指数数列:(3)   3

  修正数列:(+1)  +1

  快速验证第三项9:

  底数数列:(4)   (3)    2       成规律

  指数数列:(3)   (3)    3       成规律

  修正数列:(+1)  (+1)   +1      成规律

  故答案应为5的3次幂,再加1,等于126。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只要你对幂次数的敏感度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不管隐藏多深的幂次修正数列,对于你来说也和没隐藏一样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09年我们考试中的涉及到的多级数列。

  【例三】(贵州-行测-2009-106)14,23,34,47,(   )

  A.50     B.57      C.60       D.62

  【答案】D

  【例四】(贵州-行测-2009-108)2,4,10,22,42,(   )

  A.72     B.84      C.96        D.78

  【答案】A

  【例五】(贵州-行测-2009-109)6,20,42,72,110,(  )

  A.128     B.140     C.156       D.166

  【答案】C

  【例六】(贵州-行测-2009-110)5,13,15,27,29,45,(  )

  A.56       B.47      C.55        D.64

  【答案】B

  比如以上四个例题,在考试的过程中对于大家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数列,那方法和幂次数列类似,发现四个都为递增数列,先看例三中最大项47可为49,-2;第二项34可为36,-2;23可以写成25,-2;14可以写成16,-2,故答案应为64,-2,即62,同时这个题也可以是个差值为9,11,13,(15)的二级等差数列。

  而例四中的42,例五中的110,例六种的45都与幂次数差别很大,故直接做差即可,例四为差值2,6,12,20的三级等差数列,例五为14,22,30,38的三级等差数列,都相对简单,例六稍微有点难度,为差值8,2,12,2,16,(2)的隔项循环数列。

  鉴于幂次数列和多级数列的测查已经集中出现的趋势,今年我们备考的重点应为递推数列。

  【例七】(贵州-行测-2007-9)25,15,10,5,5,(    )

  A. 10  B. 5   C. 0   D. -5

  【答案】C

  【例八】(贵州-行测-2006-34)3,4,6,12,36,  (    )

  A.8    B.72    C.108     D.216

  【答案】D

  所谓递推数列是指相邻两项或三项重复出现某种规律的数列,比如例七,第一项25的值恰好为第二项和第三项的和,而这种规律依次后延,15=10+5,10=5+5,故5=5+(0),例七的答案应为选项C。

  对于类似题的做法是大数原则和圈三法则,比如例八,最大数36除以相邻项12的值3正好等于前一项6的一半,用这种规律逐项验证,发现都符合,12除以6的值2正好为前项4的一半,6除以4的值1.5正好为前项值3的一半,故答案应为12的一半乘以36=216。选D选项。类似这类的递推数列由于其难度较大,一般是放在数字推理5道题中靠后的顺序来做,特别还需要注意今年各省整体的命题走势趋向于测查隔项递推。

  至于分数数列和无理数列等数列由于其表象特征非常明显,其做法相对固定,大家很容易进行区分,就不详细举例,最后祝大家公考顺利,马到“公”成!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数量关系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