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教师面试教学技能:结课技能

教师2011-08-26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2年教师面试教学技能:结课技能(3)

  12.归纳法

  归纳法是教学中常用的结课方法,是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个课的重点内容、难点、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进行梳理和概括,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运用归纳式结课,可以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语言应当简洁、概括、严谨,有启发性、有创新性。教学案例如下∶《变色龙》一课的结课可这样设计∶先用折线板书,简洁地表示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五次大起大落的变化,再归纳出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及本课的主题思想——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从而揭露了沙皇统治下警察制度的反动、腐朽和虚伪。

  13.练习巩固法

  练习法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完成练习、作业的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结课方式。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趁热打铁,既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巩固和运用,又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教学案例如下∶一位教师在教“最大公约数”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趣味习题结束课堂教学∶“猜电话号码游戏∶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七位数,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是∶①最小的合数;②最小的自然数;③最小的既是奇数又是素数;④既是偶数又是素数;⑤只有三个约数的偶数;⑥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约数;⑦6和1 2的最大公约数。你能说出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

 

  14.机智幽默法

  机智幽默法是用机智的幽默的语言,恰当地利用教学情境的一些现象,实现一节课的结束。教学案例如下∶

  有位老师结课时不小心滑了一个踉跄,她就顺势说∶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很出色,老师也为之倾倒了。”还有老师在讲《颐和园》时,电脑突然黑屏了,恰巧这时下课铃声刚好响起,老师恰到好处地来了 一句∶“学了一节课了,人脑需要休息,瞧,电脑也申请休息了,下课。”语言诙谐,充满情趣,一堂课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15.口诀结尾法

  一节课中对所学的知识,教师如能在最后给出琅琅上口的口诀,将更便于同学记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记、记得牢。教学案例如下∶

  一位老师在“心脏的结构”的结课时,把心脏四腔分别与哪几种血管相连口诀化,即“心脏四腔,上房下室,房连动,室连静;左室主动,右室肺动,左房肺静,右房连上下。”这样守尾,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

  16.画龙点睛法

  精妙的课堂教学结尾可以说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教师在一堂课结束时用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语言,恰到好处的板书,引导学生咀嚼回味,展开丰富想象,能使他们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教学案例如下∶

  一位教师讲《语言的魅力》一课时,课将结束,黑板上“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语、流水人家”四个词组赫然在目。老师问道∶“我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美丽的春天!”老师又问∶“而盲老人呢?”学生肃然答道∶“什么也看不到!”老师顺势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说道∶“是的,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老师一边说一边随手把黑板上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语、流水人家”四个词组擦掉了,留下了一片空白。这么巧妙的一“擦”,化静为动,学生感受强烈。黑板上留下的一片空白,包含着不尽的潜台词,蕴涵着无数的画外音。它让学生在思考体味中去意会、去发现。这样的结课使教师、学生在对人物的悲惨命运上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有对人物的同情,有对社会的控诉,让盲老人的悲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难忘,更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言魅力的所在,进而感受到语言那巨大的感召力。

  17.拓展发散法

  好文章就像品茶,越品越香,其中的意境可谓是言已尽而意无穷。课堂有限的时间所品味的意境可谓少矣。结课之时,教师有必要针对教学过程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分散思考,以拓宽识的覆盖和使用面,并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教学案例如下∶《白杨礼赞》为了掌握本课重点——象征手法的应用,结课可设计“蜡烛想到……’、“绿叶想大到……”等话题来引导学生对这知识的巩固。《走一步,再走一步》结课时可设计为从走一步,再走一步,谈谈生活中你相似的遭遇……《皇帝的新装》可设计为游行之后皇帝、小孩的遭遇……为题展开想象。

  18.游戏表演法

  游戏法是一种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的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小学生往往对大量的、枯燥的练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采用游戏法结课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儿童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教学案例如下∶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一课,一位教师在结束时,设计了“动脑筋离开教室”的游戏。师生总结全课后,表扬本课最突出的三名同学,下课时要让他们手拉手先走出教室。然后提出∶其余同学离开教室时,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走,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剩下的人数是他们的几倍。(全班人数是3的倍数)

  经过一阵叽叽喳喳的讨论,大家认识到,以被表扬的三个同学为一倍量,思考剩下的学生还有几个3,即是3的几倍。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三人一组手牵着手快乐地离开了教室。

  这样的结尾,自然、巧妙、不落俗套,寓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于轻松的游戏之中,悄然之间丰富了学生“倍”的概念表象,深化了对于“倍”的理解。

  19.假想法

  假想法是对课文作各种假设,让学生依据假设推断另外的结局,以此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课方法。教学案例如下∶

  《狼和小羊》一文最后一句是“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一位教师在课的结尾是这样安排的∶

  师∶小羊后来怎样呢?

  生∶狼吃了小羊。

  生∶不,小羊没有死,它想办法骗了狼。

  师:(及时可定、表扬)好主意!说出来听听。

  生:狼向前扑去,小羊往旁边一跳,躲开了狼,狼一头扎进河里淹死了。

  生:狼正要向羊扑过去,猎人来了,一枪打死了狼。

  生:狼扑向小羊,小杨说:“尊敬的狼大哥,让我先吹一会儿笛子给你听听,再吃我,好吗?”狼想了想,反正你迟早都是我的口中美食,于是就答应了。这是,小羊吹起了一支催眠曲,狼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结课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即封闭性结课和开放性结课。封闭性结课又称认知型结课。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的要点上。开放性结束时把所有的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起更浓厚的研究兴趣,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是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要求来决定。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教师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教师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教师复习资料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