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及答案

公务员2010-09-07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0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及答案(10)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 B[解析] (2)中“它们存在”是一个主谓结构,加“的”后变成偏正结构,(2)的主语位置需要名词性的词组,因而要加“的”。(4)中“取胜”不能直接修饰“障碍”,没有“的”,这句话就不连贯了。

2. D[解析] 考查对古诗的理解。“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译文: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游人走到这里。“人不渡”,就是游人不能渡过。就在这时,撑出一只小船,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

3. D[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破涕为笑: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1)没有谈到“转悲为喜”,应用“捧腹大笑”。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2)应用“防患未然”。本题正确答案为D。

4. A[解析] 本题考查重要的政治讲话。考生平时应多注意关注时事,培养做此类题目的语感,本题正确答案为A。

5.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认同: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2)应用“认同”,排除A、B。认可:同意;许可,侧重于心理上的接受,用在这里合适。“赞同”是同意,赞成之意,多跟意见、建议、提议等搭配。故选C。

6.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虚词用法。第一空为转折,应填“然”,第二空为转折,应填“又”,表现作者矛盾的心理。第三空为因果,填“所以”。

7. C[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完好无缺:完完整整,没有欠缺。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这里强调的是桥砖三五完整,应用“完好无缺”,排除B、D项。 夜郎自大: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不可一世: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两词均为贬义词,这里加了引号表活用,结合上下句应选“夜郎自大”,故选C。

8.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凝望:注目远望。凝视:不眨眼地看。这里用“凝视”。深思:侧重深入思考,沉思:侧重默默思考,根据语境用“沉思”恰当。遐想:超越现实作高远的想象。用在这里不恰当。怀想:怀念。根据语境这里用“怀想”。选择D项。

9. A[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大模大样: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昂首阔步,中性词不选,这里需选一个贬义词,用“大模大样”恰当。人穷志短: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人微言轻:指地位低,言论主张不受人重视。从后句我们可知,应用“人微言轻”。

10.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虚词的使用。第一空应为转折,应填入“虽然”。一般“虽然……但是……”连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 C[解析] 本题四个选项中,A、B、D三项的分析是准确的,体现了诗句的含义,只有C项说到“借酒来麻醉自己”,显然与全诗主旨不合,是分析不妥的一项。

12. C[解析] 题目问的是“关键部位”,故应当选C。

13. D[解析] 该文段的主要意思是:通过研究南海等区域,科学家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更好的方法来关注其他的地区,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潜在的风险,有助于科学家推测什么地方会引发大规模海啸,D项正确。C项错误,科学家并没有发现大规模海啸发生的规律。A、B项不是这句话的主要意思。

14. C[解析] 拿写作的技巧与表露灵魂深处的重要性作比较,主要是突出后者的重要性,选C。

15. B[解析] A、C项说法片面;D项扩大了作者的本意;从文段理解作者只是对现实的看法,还没有上升到对社会的反思。

16. A[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柯达公司巧用盲人的事情,将盲人的短处变成了长处,所以A为正确选项。

17. C[解析] 文段是说道德的基本标准不会改变,所以不存在旧道德、新道德的区分(因而不存在“取代”一词),更不能因这种区分而说道德标准已经过时(注意不是“道德”),A、B项均曲解了文意。D项不是文段讨论的主要话题。

18. D[解析] A、B项根据文段不能推断出来,C项中的“最”是文段中没有提及的,只有D项符合文意。

19. C[解析] A项错误,文中的幸运加着引号,表示反语,对李煜来说,登上皇位是一种不幸;B错误,李煜只是在登上皇位之后,才变得无奈,注意文中“从此”一词;D错误,李煜不是不能把才学运用得当,而是他所处的位置与他所具有的才学客观上不相符合。所以答案为C。

20. D[解析] A项错误,本段不是介绍原生生物,第一句只是个引言;B项不能概括全文,C项则太过宽泛,只有D项比较适合。

21. B[解析] 本文的重点在于讨论“明天”,对于昨天只是一个附带提及的信息,不能概括进文段主题内,所以A、D项不正确,C项“不会再有欢乐”的说法文中并没有提到,属于超文意概括。

22. D[解析] A、B、C三项概括都不够全面,只有D项能涵盖全文意思。

23. D[解析] A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文段中心意思;B项超出文段表述范围;C项错误,宋代和周边民族并未友好往来,“岁币”是被迫交纳的;D项是本段中心意思。

24. D[解析] A、B项明显错误,不符合文段意思;C项的“所有不同人性”过于宽泛,李白、杜甫只是两种不同人性的代表,还有其他人性的存在;D项正确,由最后一句可以推出。

25. A[解析]“但是”表转折,后面的句子是全句的重心所在。前半句是说科学思维可以减少失误,“那么”转折后的意思为“由于人的主观性,虽有科学思维,失误仍不可避免”,这才是整句意思的所在,由此推出要重视决策中人的主观性。故选A。

26. A[解析]根据原文“破坏环境的力量正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动力”可知A为正确选项。原文中只提到了“更多的树木被砍伐”,D项资源的过渡消耗不是重点。

27. D[解析] 文段主要讲了作家严正的道德立场,对其叙述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写作过程中影响——“故事被简化为控诉文学”、“城市和农村被抽象化为相对立的价值世界”、“演绎为质朴价值遭到毁灭的挽歌”。总而言之,这种道德立场主导下的叙述具有简化作用,从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述来看,作者并不认同这种把问题简单化的创作方式。

28. C[解析] 文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竹书纪年》的整理者有意删掉同 “更不徙都” 不符合的材料;第二句讲这样做的后果给后人廓清历史问题带来麻烦;第三句用“幸好”表示弱转折,讲其他文献起到互证作用,从而反映了客观事实。整个文段就是在讲不同史学文献中看似矛盾的资料,却反映了客观事实,从而有助于后人廓清历史问题。C项是对其进行同义替换。

A项错在以偏概全,文段并不是仅仅叙述《竹书纪年》对有关问题的删除。B项本身没有错,但没有透过“历史事实的记载往往自相矛盾”的表象,洞悉作者从中得出的史学上互证方法的结论。D项未抓住文段的描述对象,文段主要不是在讲“独尊制度”,而仅仅将其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

29. B[解析] 从问题来看,这是一道要求考生对文字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的题。题干一共六句话。第一、二句主要说的是英特尔的旧技术已经停用,通过这两句话引出全文所要说的问题,即英特尔使用新的技术,以及这种技术的优势。最后一句话对新技术的利弊进行概括性总结,即“从某种程度上讲,电泄漏已经成为阻碍处理器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因此这段文字是构成“引入——分析——概述”的结构,主要意思是最后一句话,B正好是最后一句话的复述。

30. C[解析] 文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讲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需要检验西方理论在中国人中之有效性,然后去芜存菁;第二句讲通过吸收、借鉴,最终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体系。

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B项错在以偏概全,只概括了“检验有效性、去芜存菁”。D项具有最大的迷惑性,有些考生看到“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这些“大”词,想当然地认为其是正确答案,但是这些词仍只是概括了对西方理论的学习,并不包含“最终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体系”。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31. B 解析:该数列可以转化为2010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及答案+1,2010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及答案-1,2010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及答案+1,2010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及答案1,…可知:根号内的数字1,2,4,7为二级等差数列;每个奇数项后面加“1”,每个偶数项后面减1。故空缺项为ITl+1。

32.二级数列中的比后等差数列。关系比较隐蔽,因为其中的等差关系出现了小数。

2010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及答案

因此答案为12×(2+0. 5)-12×2. 5=30,故应选A。

33.A解析:2=1×2,12=3×4,30=5×6,56=7×8,故空缺处应为9×10=90

34. A 解析:平方数列变式。我们发现犄征数字17,17=16+1= 42 +1

2=12 +1

5= 22 +1

10=32+1

17=42+1

因此答案为52 +1= 26,故应选A。

35.A解析:2×2+1=5,5×2+2=12,12×2+3=27。故空缺项为27×2+4=58,选A。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