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要求解读

公务员2010-10-15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要求解读(2)

  选词填空

  逻辑填空是近几年国考必考的一类题型,但是在今年的国考大纲中,并没有给出例题,因此我们将去年国考大纲中的例题拿出来,供考生参考。

  【大纲原文】

  例题: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      的不智之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答案:A)

  【京佳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所谓“削足适履”,就是为了把大脚穿进小鞋而把脚削小,与“因版面限制而砍综述、删注释”语义对应。扬汤止沸:把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以图阻止住沸腾,比喻不成功的补救办法,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矫枉过正:把弯曲的东西扭过了头,从而弯向另一面,比喻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分;舍本求末: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京佳解读】

  这是一道典型的选词填空试题,选词填空部分以近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为主,考核考生的词汇占有度,同时题目涉及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常识也变相成为一个知识面的考查点,显然有知识储备的考生更易读懂题目,快速作答。

  具体而言,逻辑填空分为实词辨析、成语辨析、虚词辨析三大类。近两年国考的题型分布如下:

  实词辨析 成语辨析 虚词辨析
10 11 9 0
09 9 11 0
08 13 7 0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词和成语是考察的绝对重点,应当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特别是成语辨析,难度比较大,考察考生平时的积累。虚词辨析虽然不是重点,但由于相对较难,所以也应当考前有所准备,特别是在阅读理解部分重点考察主旨题,而文段主旨的概括主要依靠虚词的提示。

  以上是从形式方面而言,从内容方面,虽然国考大纲只给出了逻辑填空的名字,但是事实上以往公考的选词填空部分的题分为两种类型,即近义词填空和逻辑填空两类。各举两道真题为例:

  近义词填空

  1. 在东京举行的2007年国际机器人展览上,日本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安川公司开发的机器人      超群,具有击鼓的技能。

  A. 本事             B. 本领             C. 技巧             D. 技能

  解析:B    这是一道近义词填空题,选项A“本事”过于口语化,而且多用于人,不符合语境。C项“技巧”显然不符合文意,直接排除。而“技能”与下文重复,不符合行文的规则。故选B。

  逻辑填空

  2.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蕴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看似      的生命中。

  A. 朴实纯真                             B. 平淡无奇

  C. 日新月异                             D. 光彩夺目

  解析:B    这是一道逻辑填空题,文中的把天赋比作埋藏的金矿,埋藏的金矿是看不到可贵之处的,只有发掘出来,才会显现出价值,因此排除“光彩夺目”。而“日新月异”是形容变化快的,也不适合形容平淡的生命,因此排除。“朴实纯真”是形容人的心灵,不能形容生命,因此排除。“平淡无奇”与前文中的“独特天赋”是相对应的。故选B。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选词填空看似简单,其实命题非常灵活,因此在复习中考生要留心近义词之间细微的差别,把握好句子的前后关系,多做真题,掌握解题技巧。

  语句表达

  今年的国考大纲中并没有语句表达的相关例题,近两年国考也没有考过语句表达的题,但是由于大纲中明确指出了语句表达这类题型,考生就应当给予一定重视。另外大纲中虽然没有例题,但是大纲有这样的说明“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这指的就是病句辨析和歧义句辨析,这正是语句表达的主要题型。

  语句表达部分重点考察的是病句和歧义句,其中病句占的比重最大,这就要求考生要有针对性的复习,从病句和歧义句产生的原因入手,学习如何判断病句和歧义句。这里要特别提示一点,随着近两年报考公考的人数的增多,加大试题难度,拉开差距已成一种趋势。总结近两年地方省考的真题,可以看到为了增加语句表达部分试题的难度,往往会把病句与歧义句放在一起,让考生选择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因此作为竞争最激烈、题目难度最大的国考,一旦出现语句表达的题型,也必然出上面这一类难度相当大的类型。因此广大考生应当进行相应的复习,有备无患。

  总结

  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试题难度较大,考查能力比较全面,因此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历年真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切不可盲目跟风。在复习过程中既要有大量的练习,又要注意在练习中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京佳老师会在之后的文章中陆续给大家介绍,也欢迎广大考生来京佳公务员考试论坛提问,京佳老师会给大家解疑答惑,帮助大家顺利应考。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