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三

公务员2010-10-15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三(9)


 
  答案
  1. C
  [解析] 仔细阅读本段文字,其中心思想就是第一句话:“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对于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与所给选项对照,易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故选C。
  2. A
  [解析] 本段文字分析了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中的地位与作用。它指出,记忆能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成一个整体,使人的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串成得以实现。据此可知,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应是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故选A。
  3. B
  [解析] 本段文字的第一句话,即对植物农药简明扼要的概述,综合分析本段文字可知,植物农药是通过提炼有毒植物中的天然杀虫成分而生产的农药,故选B。
  4. B
  [解析] 仔细阅读本段文字可知,作者主要是想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即一个人的堕落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征兆,而家长和教师是能够发现这些征兆并及时采取措施的。言外之意就是家长和教师应及时察觉孩子的反常行为,及时给孩子以帮助和指导,以免孩子堕落,故选B。
  5. C
  [解析]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可知,其中心意思是东方文化崇尚谦虚和待人宽厚,这种文化底蕴决定了东方人比较喜欢平易而友善地提问,而不喜欢那种尖锐而咄咄逼人地追问式提问,因此,崇尚谦虚和待人宽厚是东方人日常交往喜好的原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6. D
  [解析] 在本段文字中,作者意在阐明这样一个观点,即目前的整形手术中的最大危险是麻醉处理比较草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7. D
  [解析] 本段文字阐述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对个人和民族的作用,文章的末尾指出,文化素质的作用是间接的、抽象的,而人文精神的作用是直接的、具体的,通过分析这些可知,人文精神和文化素质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故本题应选D。
  8. D
  [解析] 由本段文字的第一句“不要过分地依赖语言”和最后一句“想到让事实说话的人比动不动就想说倒一大片的人更安详”,可知作者意在说明事实比语言更有力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9. A
  [解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突触是脑的高级机能的神经基础之一,与其他神经基础相比,它最具可塑性、易变性,因此,本段文字支持“突触具有可塑性”这一论点,故选A。
  10. A
  [解析] 本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农业的发展和农民进城打工积累的资金,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又加快了农村及小城镇城市化的步伐,而城市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它们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的策略,故选A。
  11. A
  [解析] 在本段文字中,作者分析了不同时期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不同种族情况,并由此猜测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是否是因为技术的突起和科学的进步,因此,作者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科技高度发展有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故选A。
  12. B
  [解析] 这段文字的末句提到,文章前后阐述的观点对薇拉和“人民”是同样有效的,而选项 B却说薇拉和“人民”不会被抽象的整体救赎名义吞噬,这与原文阐述的意思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 A
  [解析]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可知,整段文字都在述说镇江蟹包的来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4. B
  [解析] 本段文字主要阐述了由于受到土地资源等多方面限制,生物质能发展的前景还不是很广阔,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5. B
  [解析] 纵观整段文字,其中心意思是在说元朝的僧侣势力强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 B
  [解析] 仔细阅读该段文字可知,科学研究本质上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优美的方法,因此,A、C、D三项的描述均正确,只有B项不符合该段的意思,故选B。
  17. B
  [解析] 本段文字主要讲述华盛顿的出生地及其家庭背景,因此,正确答案为B。
  18. C
  [解析]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可知,人面具有欺骗性,而纸面不具有,故本题应选C。
  19. B
  [解析] 本段文字意在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与满足,纵观四个选项,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0. C
  [解析] 该段文字的大部分都在介绍卢沟桥的桥体构造,如桥长、桥面宽、各拱相连等。因此,其主要意思是向人们介绍卢沟桥的桥体构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1. D
  [解析] 仔细阅读本段文字可知,其主旨即是文中所说的“就语言方面讲,要求字眼总要用得恰如其意。”故应选D。
  22. D
  [解析] 本段文字论述了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的重要性,选项A只是说明兵家必争此地是一种现象,并没有说出其根源,选项B和C,只是单一的讲述阴山以南的地区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却没有说对汉族的重要性。因此,答案为D。
  23. D
  [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党支部书记3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文革中的情况及文革结束后发生的变化。文革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党支书深深体会到全党与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四个选项中,仅有D项最能表达本文的主旨,故本题答案为D。
  24. D
  [解析]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可知,作者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文风不振不是亡国之根本,只是亡国的一个次要因素。与题目中所给选项对照,可知应选D。
  25. B
  [解析]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易知,A、C、D项均正确,而B项所说的内容文中并没有提到,故选B。
  26. C
  [解析] 后一项数值除以前一项数值的商依次为1、3、5、7,因此,括号内应填入的数值应为45×7=315,故选C。
  27. A
  [解析] 该数列是以53为首项,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因此,括号内应填入的数值为 20-11=9,故选A。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