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七

公务员2010-11-23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七(14)

  61.B.[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这道题考查的一笔画问题。前八幅图都可一笔画成,所以第九幅图也应该可以一笔画成。只有B选项可以一笔画成。所以选择B选项。

  62.B.[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题干中的图形均为中心对称图形,A、C、D选项均为轴对称图形。所以选择B选项。

  63.C.[解析] 本题属于空间重构类。ABD折成的立体图一样,C折成的立体图和他们成镜面对称。所以选择C选项。

  64.C.[解析] 本题属于空间重构类。A项中,右侧面的直线应位于它的对面;B 项中的斜线应为黑圆;D项中黑色方块位置错误。所以选择C选项。

  65.A.[解析] 这一题是对三视图的考查。第一套图形中的第1个图为立体图;第2个图为从上往下看,立体图在底面的投影。第3个图为从前往后看,立体图在背面上的投影;第二套图形中的第1个图为立体图;第2个图为从上往下看,立体图在底面的投影。所以第3个图应该为从前往后看,立体图在背面上的投影。所以选择A选项。

  66.D.[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人们由于经济不景气而放弃大宗商品的购买,如房、车、出国旅游等。(2)人们在强烈的购物欲望的驱使下,要去购买廉价的商品。A选项中并不是由购物欲望驱使,B选项中出国旅行并不廉价,C选项中还是购买了大宗商品,D选项中外出吃饭相对买房是廉价商品,符合定义,所以选择D选项。

  67.D.[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企业选择在同一地理区域内拓展;(2)穷尽一个领域后要向其他地域转移。A选项中并不是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穷尽,B选项中在统一区域内进行营销,但并没有向其他地方转移,C选项中并不是一个企业不断夸张市场。所以选择D选项。

  68.D.[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消费者花销的是现实中的金钱,而非虚拟的;(2)花费的对象必须是网络游戏而不是其他。所以选择D选项。

  69.B.[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权重是对某种指标所具有的;(2)权重是对指标的重要性的评定。D选项中并没有提到指标的重要性,所以选择B选项。

  70.A.[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维特效应是由一宗自杀事件所引起的连锁自杀反应;(2)连锁效应的产生是由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造成的。B、C选项不是由媒体报道所致,而D选项中媒体报道的不是自杀事件,且也没有引发连锁反应。所以选择A选项。

  71.B.[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人的工作积极性由两方面决定(1)客观报酬;(2)人们对报酬是否感到公平的主观心理感受。A、C、D都符合定义。B选项中并没有提到主观公平感受,所以选择B选项。

  72.B.[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人们受到负面的暗示,导致负面事件的规模越来越大。B选项中,负面事件的情势得以控制,并没有越来越大。所以选择B选项。

  73.A.[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商品或服务是相同的;(2)因为接受者的不同而定价不同。C、D选项中商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不同的,B选项是因为地点不同而不是接受者不同而定价,所以选择A选项。

  74.A.[解析] 解题的关键点在于(1)之所以说是恐吓,是因为夸大的是生活中的危险和威胁;(2)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或者打击对手。B选项中夸大的是产品的作用而不是危险,C选项中是阐述事实而不是夸大,而D选项并不是推销自己。所以选择A选项。

  75.D.[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方所做出的具体行为。A、B、C都不是行政主体或行政相对人。所以选择D选项。

  76.A.[解析] 本题属于条件关系。鱼的生存离不开水,同样的,成才也离不开教育的作用。所以选择A选项。

  77.C.[解析] 本题属于并列关系,铁路、公路、航空都属于交通。而小说散文诗歌都属于文学体裁。所以选择C选项。

  78.D.[解析] 本题属于并列关系,飞机是滑翔的主体,滑翔的地方是天空。同理,跳舞的主体是舞者。跳舞的场地是舞台。所以选择D选项。

  79.B.[解析] 本题属于组成关系,树叶是大树的一部分,键盘是电脑的一部分。所以选择B选项。

  80.A.[解析] 本题属于因果关系,偏食是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下雨是洪涝的原因。所以选择A选项。

  81.A.[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型。如果A项为真,有利于说明:长寿是促进需求和生产(因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发展是产生民族乐观情绪的原因。因而长寿和乐观之间有因果联系。这就加强了陈先生的观点。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乐观是不分年龄段的.因此也削弱了贾女士的反驳。所以选择A选项。

  82.B.[解析] 既然心脏健康不等同于身体健康,那么,饮用常规量的咖啡对心脏无害,就不等于对健壤无碍,题干的论证就难以成立。所以选择B选项。

  83.B.[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反对者的观点是因为怒江的原生态保存完好,因此反对建水电站。而B项认为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反驳了反对者的论据,削弱了反对者的论点,所以选择B选项。

  84.C.[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题干的论点是提高粮价利大于弊,可以以此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C项认为提高粮价有严重的后果,削弱了题干的论证。A、B、D项均有削弱作用,但是力度不如C项,所以选择C选项。

  85.A.[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题干的论点是通过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粮食危机,而A项认为,农产品是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因此发达国家不可能帮助发展中国家,质疑了此建议的可行性。所以选择A选项。

  86.A.[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题干的论点是:打篮球对长高没有帮助。A项若为真,则说明打篮球对长高是有帮助的,故可削弱结论。B、C、D项为无关项。所以选择A选项。

  87.C.[解析]题干陈述的现象赖以出现的必要条件是:厌食者具有足够敏锐的嗅觉和味觉。如果C项为真,显然有利于解释为什么小孩更易于对某些食物产生强烈的厌食。所以选择C选项。

  88.B.[解析] 本题属于前提假设型。题干的原则要表达的意思是,有一些社会行为,法律既不允许,也不禁止。这类行为,禁止官员实施,但允许平民实施。因此,要使题干的原则能对官员和平民的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约束力,必须假设,法规明文涉及(允许或禁止)的行为,并不覆盖所有的社会行为。所以选择B选项。

  89.C.[解析] 本题属于分析推理型。如果甲说的是对的,那么第一名是A或C,丙是错的,所以第一名可能是B和E,互相矛盾,所以此假设不成立。如果乙是对的,那么第一名不是D,甲是错的,那么第一名不是A和C,丙是错的,第一名可能是B或者E。丁说的是错的,第一名是F,互相矛盾,所以此假设不成立。加入丁是对的,其余都是错的,仍然是乙和丙矛盾。如果丙是对的,那么第一名不可能是B和E,甲是错的,第一名不是A和C,乙是错的,第一名是D。此假设成立。所以选择C选项。

  90.C.[解析] 本题属于翻译推理型。第一句话“企业发展”是“国家政策的引导”的充分条件,第二句话“企业发展”是“建设好的企业文化”的充分条件,第三句话“建设好的企业文化”是“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的充分条件,唯一可以推导出来的是由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得出的“企业发展”,是“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的充分条件,所以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是对此话的逆否命题。所以选择C选项。

  91.B.[解析] 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在校生为:(2087.09-100.08)×10000/(14847-15)≈1340人,所以答案选B。

  92.D.[解析] 2008年全国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人数为:2087.09-817.28-750.32-398.85=120.64万人,由此可发现2008年全国四类中等职业学校中在校人数最多的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为817.28万人,全国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人数最少,所以差距为:817.28-120.64=696.64万人,所以答案选D。

  93.A.[解析] 2008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校均在校生分别为:817.28/3846、750.32/5915、395.86/3103、120.65/1983,采用估算法就可以发现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校均在校生最多,所以答案选A。

  94.A.[解析] 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师生比为:(26.14-1.24+31.97-1.1+22.07-1.64+6.66+0.1):(2087.09-100.8)≈1:23.95人,所以答案选A。

  95.C.[解析] A选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知,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人数增加了1.43+1.05+0.88-0.29=3.07万人;B选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发现全国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减少;C选项错误,2008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师生比分别为26.14/817.28:1、31.97/750.32:1、22.07/398.85:1、6.66/120.64:1,用插值法(1/20)易判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师生比均低于技工学校,所以C选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96.D.[解析] 这道题比较简单,A. B选项均可以从材料直接看出是错误的,求出乡的个数后也很容易发现乡个数也在减少,所以答案选D。

  97.B.[解析] 1985-2009年平均每户人口数逐渐减少,所以答案选B。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七

  98.C.[解析] 首先要算出1990-2005年农村劳动力和男性劳动力增加人数,分别为:32874-14567万人、17464-7739万人,所以1990-2005年中部地区女性劳动力平均每年增加人数为[(32874-14567)-(17464-7739)]/15≈572万人,所以答案选C。

  99.D.[解析] A选项错误,从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同比增长速度为:(39777-32874)/32874×100%≈21%<30%,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错误,交通运输业劳动力从1990到2009年增加人数最少;

  C选项错误,1990-2009年中部地区乡的个数减少不足一半;

  D选项正确,1990年中部地区女性劳动力人数为:14567-7739=6828万人;2009年中部地区女性劳动力人数为:39777-21132=18645,18645/6828≈2.73,接近三倍。

  所以答案选D。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