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公务员联考行测常识判断模块辅导教材

公务员2011-04-01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公务员联考行测常识判断模块辅导教材(8)

  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7.下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B.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C. 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D.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中心

  8.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的思想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 民主法制 B. 人民民主

  C. 法制健全 D. 民主法治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 A、B两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项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经典名言,他指出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2.C[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2)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D[解析] A选项中,“郑人买履”指郑人犯了教条主义错误,造成了买不到鞋子的后果,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按图索骥”用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求事物本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也就实现不了目标。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了一个哲学原理:做事情需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选项中,“鲁侯养鸟”说明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就会弄错事实;“良莠不分”比喻将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不加区分;“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一个哲学原理:做事情要从客观情况出发,实事求是。

  C选项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水滴石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防微杜渐”指错误或坏事需要在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然会出现严重的结果。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一个哲学原理,即量变引起质变。

  D选项中,“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指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经过最艰苦的实践,才能取得真知;“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体现的是经验来自实践的原理;“百闻不如一见”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第一、三句古语,主要说明的是经验的重要性,第二、四句古语,主要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

  4.D[解析] 本题考查对知识点的记忆。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5.C[解析] 本题属于对最基本的知识点的考查: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所以选C。

  6.B[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他规律范畴都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7.D[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D项错误。

  8.A[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条思想路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

  9.D[解析] 略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常识判断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