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归纳概括类试题

公务员2010-06-07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归纳概括类试题

 第三章

  归纳概括类试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

  一、定义和趋势

  (一)归纳概括的定义

  申论中的归纳概括指的是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掌握其要点,建立对资料内容、本义和引申意义的概括性认识,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申论的很多题目分别用了“概括”或“归纳”的提法,仅仅是用词不同而已,其作答任务是一样的:都是概括出符合作答要求的资料要点。

  归纳概括是从总体上总结给定资料内容、意义的方法,是作答一切申论试题的基础。只有通过归纳概括,透彻地理解资料,认识到给定资料说明什么,主要反映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才能为作答申论中的其它问题提供依据。

  【示例一】2010?国家?省级?第一题(1)

  “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示例二】2010?国家?市级?第一题(1)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依据“给定资料1”分别进行概括。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示例三】2009?国家?第一题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第二节 解答流程与方法

  一、解题流程

  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类试题的作答流程主要分为提炼要点和加工要点。

  1. 提炼要点

  这里主要指的是考生在阅读给定资料和审清作答要求后,根据作答要求从给定资料中寻找和提取有用的相关信息,并将它们整理到一起,以便加工作答。

  2. 加工要点

  加工要点是归纳概括类试题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考生成绩的高低。它指的是将提炼出的要点整合加工,并且得出最终的符合申论要求的答案。

  归纳概括类试题具体流程如下图:

  (一)仔细审题,理解题意

  仔细审题,抓住申论要求的主旨,准确理解题意。

  (二)阅读相关资料,提炼要点

  通过阅读,从特定资料中提炼有用要点,整合到一起。

  (三)筛选要点,加工整合

  将所得有用要点进行加工,最终形成全面、简洁、准确、客观的答案。

  二、方法点拨

  (一)提炼要点

  寻找资料中的关键词、主题句,把握资料要点,是阅读给定资料的主要任务,也是归纳概括类问题作答的首要程序。归纳概括资料要点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定量分析法——抓关键词

  阅读申论给定资料、掌握资料内容主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抓关键词,抓住了关键词,就等于抓住了资料的要点,对把握资料精神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前面已经分析过,给定资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往往就是关键词,对资料中的词语出现次数进行定量分析,就是找出关键词的基础。直观易行的方法就是计算,计算词语在一段或相关的多个资料中出现的次数,哪个具有实际意义的词出现次数最多,就可能是关键词。

  【示例】2009?国家?第一题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点拨】

  研究2009年申论真题可知,给定资料涉及“当前经济发展中主要问题”的前6条资料中,“产业结构”一词出现了2次,“产业”出现了11次,“结构”出现了3次,“模式”出现了5次,“升级”出现了3次,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句中几个词一同出现了一次,很明显,这些在不大的篇幅内反复出现的词语,就是资料中的关键词。

  2. 盯头瞄尾法——在段首段尾查找要点

  申论考试中给定资料最有实质意义、最关键的句子和词,多出现在资料的首尾位置,表明文章中心思想、主要观点、重要对策的内容,往往不在首段首句,就在末段末句。

  因此,查找材料要点,应该先看开头,后看结尾,盯头瞄尾,把握住一首一尾两个关键节点,就能直扣主题,事半功倍。

  还以2009年国家第一题为例。

  【点拨】

  通过阅读给定资料1,我们可以在首段首句看到最关键的一句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就是答题要点。

  但首条首段首句陈述的内容是否就一定是主题句,就是资料的内容核心所在,还要综合多种条件来判断。第一,要看这条资料的出处是否具有权威性,该句话出于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权威性不容置疑;第二,要看这条资料是否对应试题,上述资料隐含“发展方式要转变、结构要优化升级”的问题,正是试题所问。这句话与上述条件一一符合,可断定这句话为解答题目最关键的资料。

  再如,2009年浙江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24,为全部资料末条,其最后一句:“没有消费的支撑,投资的扩张是难以为继的;而消费一旦激活,对经济增长就具有持续稳定的支撑作用。”这句话对于作答第二题“提出浙江经济走出困境的思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此条资料、此句内容符合尾句原则,把握尾句与抓住首句一样关键。

  盯头瞄尾,犹如给一条资料、一个段落、一个句子把住了开口和出口关,紧盯一头一尾这两个点,多数情况下关键词和主题句就不会“漏网”,结合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出资料的要点。

 

  第三节 真题解析

  (略)

第四节 实战演练

  (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略)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