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精讲:人文常识

公务员2010-11-02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精讲:人文常识

 第六部分 人文常识

  第一章文化常识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1.炎黄子孙。炎指炎帝,上古姜姓部落首领,一说是神农氏。黄指黄帝,上古中原部落的人文始祖,姬姓,号轩辕氏。相传炎帝和黄帝联合起来统一了华夏,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西北,周围古柏参天,庄严肃穆,当地政府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公祭仪式。

  2.华夏民族。华夏,中国先民或古代中原的名称。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初期,以羌、夷、戎、狄、苗、蛮等氏族融合而成了华夏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华夏开始成为稳定的族体,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过历代的民族融合,中华民族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3.黄历。我国古代民间对农历的称法。相传为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又因为古时由钦天监计算颁订,也称皇历。

  4.四时。也称四季,是春、夏、秋、冬的总称。我国自古以来,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第一天。

  5.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决定的。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对中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具体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真题链接:(2009年国考第10题)

  以下节气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立冬、小雪、小寒、冬至B.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C. 小暑、大暑、处暑、立秋D. 立春、惊蛰、雨水、春分

  【答案】 B

  【解析】 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露秋寒霜降”就是B项的“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所以,正确选项是B。

  6.干支纪年。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由政府命令推行。干支纪年法自实行以来,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一直延续到近代,如“辛丑条约”、“辛亥革命”都是用干支纪年表示的。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常识判断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