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考行测出题频率最高题型汇总之加强问题

公务员2009-06-16京佳公务员信息来源

A-A+

国考行测出题频率最高题型汇总之加强问题

加强题型是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题型,加强支持型考题的特点是段落中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或由于前提的条件不够充分,不足以推出其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因此需用某一选项去补充其前提或论据,使推理或论证成立的可能性增大。但由于“答案不需要充分性”的原则,所以只要某一选项放在段落推理的论据(前提)或结论之间,对段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有支持作用,使段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的可能性增大,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支持的正确答案。所以支持的答案既可以是段落推理成立或结论正确的一个充分条件,也可以是一个必要条件(这时等同于假设,因为假设答案必将可以支持推理),也可以是既非充分条件又非必要条件。

此类试题的提问方式一般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

“下述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1. 支持前提(或支持观点)

真题一:2004年国考A卷第74题

74. 发达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大约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有人认为,这主要归咎于发达国家中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较少有人具备生这种“富贵病”的条件。其实,这种看法很难成立。因为,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

以下哪项如果成立,最能加强上述反驳?(  )

A. 统计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相对集中在中老年年龄段,即45岁以上

B. 目前冠心病者呈年轻化趋势

C. 发展中国家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量,都在逐年增长

D. 相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的人们具有较高的防治冠心病的常识和较好的医疗条件

【解析】A。本题考查了加强前提的加强方式。题干中是加强反驳的观点,即发达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不是由于三高的摄入。而题干中反驳的原因是: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那么选项应与这部分原因合起来更充分说明发达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大约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只有A项,才能和题干中的原因结合起来说明,是因为冠心病患者相对集中在中老年年龄段,即45岁以上,而在发展中国家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很多人还没到得冠心病的年龄段就去世了,这才是发达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大约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的原因。

真题二:2005年国考A卷85题

85.如果一个人增加日进餐次数并且不显著增加所摄入的食物总量,那么他的胆固醇水平会有显著下降。然而,大多数增加日进餐次数的人同时也摄入了更多的食物。

上面陈述支持的观点是(  )。

A.对大多数人而言,胆固醇的水平不受每天吃的食物量的影响

B.对大多数人而言,每顿饭吃的食物的量取决于吃饭的时间

C.对大多数人而言,增加每天吃饭的次数将不会导致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

D.对大多数人而言,每天吃饭的总量不受每天吃饭的次数影响

【解析】C 。增加日进餐次数和日摄入食物总量不变是胆固醇水平下降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但是大多数人在多餐的同时,也多了量,所以他们的胆固醇水平并不能降低。

真题三:2005年A卷89题

89.当一名司机被怀疑饮用了过多的酒精时,检验该司机走直线的能力与检验该司机血液中的酒精水平相比,是检验该司机是否适于驾车的更可靠的指标。

如果正确,能最好地支持上述观点的一项是(  )。

A.观察者们对一个人是否成功地走了直线不能全部达成一致

B.用于检验血液酒精含量水平的测试是准确、低成本和易于实施的

C.一些人在血液酒精含量水平很高时,还可以走直线,但却不能完全驾车

D.由于基因的不同和对酒精的抵抗能力的差别,一些人血液酒精含量水平很高时仍能正常驾车

【解析】D。题干中的观点是检验司机走直线的能力与检验血液中的酒精水平相比是检验该司机是否适于驾车的最可靠指标。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的观点支持题干中的观点。

真题四:2006年国考A卷93题

93.一份关于酸雨的报告总结说,“大多数森林没有被酸雨损害。”而反对者坚持应总结为,“大多数森林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被酸雨损害的症状,如不正常的落叶、生长速度的减慢或者更高的死亡率。”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

A.目前该地区的一些森林正在被酸雨损害

B.酸雨造成的损害程度在不同森林之间具有差异

C.酸雨可能正在造成症状尚未明显的损害

D.报告没有把酸雨对此地区森林的损害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解析】C 。如果酸雨正在造成症状尚未明显的损害,则表现为森林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被酸雨损害的症状,有力地支持了反对者的观点。

真题五:2008年国考第87题

87. 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滇国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历史上的地位颇为重要。古滇国的青铜文化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精华,然而东汉以后,古滇国却神秘消失,唐代以后的史书上竟没留下任何记载。近年来,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群出土了数千件古滇青铜器,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曾出土滇王印。据此,考古学家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就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

A. 在抚仙湖水下古城,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

B. 按考古常规看,王国都城附近都有墓葬群

C. 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史料记载的古滇国都位于今云南境内

D. 据专家推测,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古滇国处于同一历史时期

【解析】B。题干陈述的观点是:考古学家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就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论据是: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群出土了数千件古滇青铜器,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曾出土滇王印。想支持题干陈述的观点,必须在题干的观点与论据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B项正好可以起到建立逻辑联系的作用。如果B项为真,“王国都城附近都有墓葬群”,既然“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附近出土了古滇墓葬群,那么,考古学家就有理由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这就构成了对题干观点的支持。

2. 支持结论

真题六:2004年国考A卷第78题

78.今年M市开展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化妆品广告大战。但是调查表明,只有25%的M市居民实际使用化妆品。这说明化妆品公司的广告投入有很大的盲目性。

以下哪项陈述最有力地加强了上述结论?(  )

A.化妆品公司做广告是因为产品供过于求

B.去年实际使用化妆品的M市居民有30%

C.大多数不使用化妆品的居民不关心其广告宣传

D.正是因为有25%的居民使用化妆品,才要针对他们做广告

【解析】C。广告投入不针对有效的市场需求就是盲目投入,而A、B、D项或支持做广告宣传的效果,或是提供商业依据,都不能说明广告投入的有效性问题,只有C项有力地论证了化妆品公司的广告投入有很大的盲目性。

真题七:2006年国考B卷第77题

77.自然界的水因与大气、土壤、岩石等接触,所以含有多种“杂质”,如钙、镁、钾、 钠、铁、氟等。现代人趋向于饮用越来越纯净的水,如蒸馏水、纯水、太空水等。 殊不知,长期饮用这种超纯净的水,会不利于健康。下列选项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 )。

A.人们对饮食卫生越注重,人体的健康就会越脆弱

B.只有未经处理的自然界的水,才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

C.超纯净水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更加卫生、口感更好

D.自然界水中的所谓“杂质”,可能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

【解析】D。自然界水中的所谓“杂质”,可能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因此,长期饮用超纯净的水意味着长期不摄入“杂质”,若该“杂质”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则会导致人们身体缺乏营养。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判断推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