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公务员2010-06-07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第四章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第一节   逻辑判断概述

  一、逻辑判断题型简介

  二、历年真题分析

  下面我们对近几年考试中的逻辑判断部分进行详细分析,使考生对命题趋势有个总体的把握。

  2005-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型题量统计表(略)

  由上表以及对历年考试题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题量和题目难度保持稳定

  从2007年开始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部分的题量一直稳定在10道,预计今年的考试也将延续这一趋势;题目难度也趋于稳定,考生需要借助一定的逻辑知识和解题技巧应对考试。

  2.题目类型求新求变,“必然”和“可能”相互结合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逻辑判断部分,延续了前几年以可能性推理为主的特点,但在题目的新颖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将公务员考试与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

  分析近几年的真题发现,一些逻辑判断题目不再是单一地考查必然性推理或者可能性推理,而是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相互结合。在解答一些可能性推理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必然性推理的知识才能得出结论,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分析推理类题目,注重解题方法的掌握

  分析推理类题目几乎在每年的考试中都有所涉及,这种题目不需要专门的逻辑知识,只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即可解答,但是掌握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得到答案,从而加快解题速度。

  4.可能性推理侧重对“削弱”、“加强”程度的考查,注重对题干的分析

  2010年削弱型题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多个选项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题目要反驳的结论,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准确辨别出不同削弱方式之间削弱程度的不同,从而选择出最为合适的选项。

  在做可能性推理题时,考生要注重对题干的分析。只有分析把握好题干的论证关系,才能准确地判断出结论。

  三、主观判断与逻辑思维的比较

  掌握逻辑知识是考生解答逻辑判断题的基础。许多考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即使不会逻辑知识,运用生活中的思维方式进行主观判断,也不难解题。为了说明逻辑知识的重要性,下面结合例题分析一下运用主观判断解题和运用逻辑知识解题的区别。

  例题:2009年山东行测真题

  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

  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

  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

  运用逻辑知识解题:甲和乙的话为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又由题干中只有一个正确,可知丙的话必然为假,则一中和二中至少有一个有暑假加课情况,可推出甲的话为真而乙的话为假,接着可推出所有的学校都存在加课问题。因此一中和二中都存在加课问题,故答案选A。

  运用主观判断解题:一般用假设法。假设甲的话是真的,则乙和丙的话都是假的,由乙的话为假可知“所有学校都存在加课问题”,那么丙的话是假的,而甲的话是真的,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即使在使用假设法的过程中,也必须知道乙的话为假到底能推出什么命题,即也要学会矛盾关系,这又运用了逻辑知识。而且假设法如果掌握得不熟练,极有可能在假设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上题只经过一次假设就得出答案,当题目需要经过多次假设时,使用假设法就显得更耗费时间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通过主观判断最终也能将题目解答出来,但花费的时间较长。而且有时主观判断并不准确,与逻辑思维所表示的并不相同。如“有的”,在逻辑思维中可能指“所有”;再如“可能”与“可能不”,在逻辑思维中是不同的,“可能”等值于“不必然不”,而“可能不”等值于“不必然”。另外,在可能性推理中运用逻辑知识可以快速理清题干的逻辑主线,而如果使用主观判断则较容易产生混乱。因此,运用专业的逻辑知识来解题,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得到正确答案,而这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系统地学习逻辑的基本知识。下面几节分别介绍了公务员考试中涉及到的逻辑基本知识,并通过小练习的形式使考生对公务员考试中常用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结合真题对各种题型的相应解法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对即将参加国考的考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判断推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