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解题技巧及真题演练

公务员2011-08-26gzhgz.com信息来源

A-A+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解题技巧及真题演练

定义判断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给定标准定义进行判断的准行政工作能力以及应试者在短时间的领悟能力,是一种严格理解和规范理解的能力。

定义判断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一个相对稳定的题型,它是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或是行为的四个选项,要求应试者根据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件或行为。题干中给出的定义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定义判断部分考查的是应试者依纲处事的能力。在历年的考题中,定义取材非常广泛,法律类的定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涉及行政管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所以,要求应试者要有很强的理解和分辨能力及相应的文字处理能力。

【定义判断解题注意事项】

解答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部分的定义判断题首要注意事项——定义永远为真。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找准关键词。找关键词就是将定义中的定义项拆解,找到关键信息,这些关键信息必须是定义项中最引人注意、可以独立成一部分、有自身意义的词或短语。应试者一定要找准,才能找出正确的选项。

二、仔细审题。看清题干是肯定型判断还是否定型判断,不然容易将否定型的当成肯定型的去选答案,造成失分。

三、不去计较定义本身的正确性,否则容易找不出正确答案。

【定义判断解题思路】

在解答定义判断问题时,应试者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所给定义是正确的:定义判断题所给的定义已被假设为正确的,因而是不容置疑的。应从题干给出的定义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自己已有的定义去衡量,尤其是当题干的定义与自己掌握的定义之间有差异时,更应当以题干中的定义为准。有些应试者因为生活常识或各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对所给的定义是否严密提出疑问,影响了对答案的选择。

(2)定义的准确把握:答题时,应试者应准确分析定义所包含的多重而复杂的信息,筛选出关键词语,以便准确找到答案。题目中对定义概念成立的必要条件都作了相应的界定,要特别注意定义中的关键词,充分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准确理解定义项的关键词,以及对选项中的案例进行准确的归纳。

(3)当遇到自己所学专业的概念时,不要想的太深,以至于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而是要紧紧扣住定义本身及其关键词。

(4)确定答案:认真分析事例,找出与定义关键词一一对应的相关信息,排除不符合定义成立条件的事例,最后确定答案。

【定义判断解题技巧】定义的选取范围主要包括法律与政策、政治与社会、经济与金融、管理与教育类等诸多领域,但难度一般不会太大。经过对历年相关考题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条解题技巧:

 

(1)题干部分给出的定义字数一般比较长,所以应试者必须认真阅读,尤其是要注意一些带有限定意义的修饰词及关键点。

(2)完全理解了题干部分给出的材料后,马上快速浏览一遍备选项,这时会很容易发现那些不符合的选项,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

(3)假如到最后有两个或三个选项的意思看似均符合定义,这时需要再浏览一下定义,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只要注意一下定义中的限定词就能确定哪个是最符合的选项。

另外,还要提请大家注意:应从题干给出的定义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自己已有的定义去衡量,尤其是当题干的定义与自己掌握的定义之间有差异时,更应当以题干中的定义为准。

【定义判断真题演练】

综合历年国考真题,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点会在不同的年份中屡次出现,甚至一些考题不止一次的以原题或者高度相似的变通题的形式出现。由此可见,掌握某一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相比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显得更为重要。下面,精选一些不同类型的定义判断的国考真题,以便考生快速掌握定义判断的解题技巧。

1.肯定型定义判断

【例题】(2010·国家)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遇到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的情况,依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判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现符合该原则的是( )。

A.因缺少直接证据证实被告人有罪,法院对被告人做出无罪判决

B.无法确信某犯罪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时,应当追诉

C.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决定免于起诉

D.法院在认定被告人犯有数罪或一罪之间存在疑问时,发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知道“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的限制条件是:事实无法查清或者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B、C和D三项都没有涉及,只有A项表明事实无法查清。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2.否定型定义判断

【例题】(2010·国家)偶然防卫是指在客观上被害人正在或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进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对被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偶然防卫的一项是()。

A.甲与乙积怨很深,某日发生冲突后,甲回家拿了手枪打算去杀乙,两人在路上正好碰上,甲先开枪杀死了乙,但开枪时不知乙的右手已抓住口袋中的手枪正准备对其射击

B.甲正准备枪杀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了一枪,将其打死。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纯粹是出于报复泄愤的目的杀甲,结果保护了乙的生命

C.甲与乙醉酒后发生激烈冲突,两人相互厮打至马路上,正当甲要捡起路边砖头击打乙时,围观人群中有人喊“警察来啦”,甲受惊吓不慎跌落路边河沟溺水身亡,乙安全无事

D.甲身穿警服带着电警棍,冒充警察去“抓赌”,甲抓住乙搜身时,乙将甲打伤后逃离,甲未能得手

【答案】C

【解析】本题需要选出“不属于”偶然防卫的一项,C项中间接导致甲死亡的,是围观群众,而围观群众并不是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也没有对被害人甲使用武力,所以不属于偶然防卫。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3.相关型定义判断

【例题】(2010·国家)差别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不同纳税人按不同比例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级累进,所适用的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的税率。

下列各项中所提到的税率,属于差别比例税率的是( )。

A.对于某企业来说,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还需缴纳5%的营业税

B.我国个人所得税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随工资薪金所得增多而逐渐增多,从5%到45%共分为九档

C. 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我国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按 5%征收车辆购置税,对1.6升以上排量乘用车按10%征收车辆购置税

D.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将成品油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

【答案】C

【解析】A项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分属不同税种,排除。B项属于累进税率,排除。C项属于差别比例税率。D项为税率提高,与题干无关,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判断推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