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辅导:逻辑判断突破

公务员2011-10-25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辅导:逻辑判断突破

  逻辑判断,对于众多考生来说,在备考与应试时都是相对有难度的一部分,试题的特别之处无非两个:第一,运用和考查了日常生活中少见的逻辑学知识;第二,“好好话不好好说”。也正因为这两点,这部分试题在考场上通常是被放弃或直接蒙的部分。但是,这都只是表面现象,究其本质,逻辑判断只考到极少的逻辑学知识;另外,对于考生来说,面对大段的文字材料,题干阐述得再多、再绕,也都是浮云,只要学会简化题目条件,阅读起来没有任何问题,推理答案时思路也会非清晰。

  今天,我们先对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出现的逻辑判断题目做个统计,进行总体的分析。这是必须的,因为,国考就是一场战役,从总体上了解作战对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题型

  年份

分析 复合 削弱 支持 前提 解释 阅读 总计
2011年 1 2 3 2 1 1 0 10
2010年 1 1 6 1 1 0 0 10
2009年 2 1 2 1 0 2 2 10
2008年 2 0 2 3 0 0 3 10

  以上是对近四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逻辑判断部分具体考点的统计。

  首先,先从最直观的数字方面来分析:考查最多的是削弱类题目,最多时在2010年考了6道题;阅读推理考查比重逐年下降,以致近两年都没有考到;支持类、前提类与解释类题目基本在一道左右;分析推理与复合命题总共维持在3道左右。这些题目在试卷中已经定型,考生在备考时应与其他公务员类考试进行区分,因为像三段论、模态命题等考点与题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基本上是考不到的。

  另外,我们通过几道例题来了解下每种题型:

  第一,分析推理。

  例1: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97题)

  由此可以推知:(    )

  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湖北人年龄最小

  在几个对象之间寻找对应关系的题目,就是分析推理,这类题目相当具有趣味性,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兴趣与备考重点之间的分别。

  第二,复合命题。

  例2: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115题)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

  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 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一道逻辑判断题,涉及到条件与结果的题目,就是复合命题。用通俗的话来说,只要在题目中发现存在着“如果……那么……”、“只有……才……”等这类关联词的,考生应立刻判断出题目的考点所在。

  第三,逻辑论证,以上表格中削弱、支持、前提与解释类题目,全部可以分为逻辑论证,它们在本质上考查的内容是相同的,即论证过程。

  例3:当代知名的动漫设计大师,绝大部分还没从动漫设计学校毕业就已经离开学校,开始自己的动漫设计生涯。因此,有人认为动漫设计的专业学习学生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能提供有力的帮助。(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87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    )

  A. 在动漫设计行业中职业发展比较好的从业者,基本都毕业于动漫设计学校

  B. 调查显示,动漫设计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要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C. 知名动漫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很看重应聘人员的毕业院校

  D. 动漫设计大师都承认,他们学习了动漫设计学校的基础课程

  这类题目,题会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求:能够或不能削弱、反驳、加强、支持、前提或解释,考试时考生很容易辨别。

  第四,阅读推理。

  例4:我国酸雨主要出现于长江以南,北方只有零星分布,这是因为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来自沙漠的沙尘和当地土壤都偏碱性。(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92题)

  由此可以推出:(    )

  A. 长江以北地区的酸性污染物排放较少

  B. 长江以南地区的土壤偏碱性的较少

  C. 沙尘天气可有效降低酸雨出现的几率

  D. 有酸雨的地区出现沙尘天气的几率较小

  给一段文字材料,让考生通过阅读材料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可以从中推出的答案或不能推出的答案,这类题目就是所谓的阅读推理,这类题目与阅读理解与表达题目非常像,只是多出了一步推理过程。同时,这类题目相对简单,在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出镜率”不高。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考生在总体上已经对逻辑判断题目的考查做到了如指掌。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逻辑判断并不难,甚至相当简单。到底简单在哪里,老师将在考前一个月的时间里,教给大家简单实用的逻辑判断解题方法,请大跟我开始不一样的逻辑判断学习。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判断推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