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考行测出题频率最高题型之选句填空题

公务员2009-07-14京佳公务员信息来源

A-A+

国考行测出题频率最高题型之选句填空题

言语理解部分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核心题型,表现为题量大、题型固定、难度高等特点。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京佳公务员教研老师特将国考中言语理解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

语句衔接题是片段阅读部分的一个特殊题型,题型来自于高中语文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此题的难点主要涉及语言的表达效果,情境性较强,难度较大。把握语言连贯的基本规则与要求,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突破此难点的有效方法。

语句衔接题核心就是“连贯”,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公务员考试中的语句衔接题又划分为两个重要类型:1.选句填空题2.语句排序题

选句填空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结合前文与后文分析句子的层次和逻辑关系,由此确立语言的情感、语气和中心。选句填空题有的是选择总起句,有的选择结语,也有的选择过渡句。这就和高中语文知识联系比较密切了,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抓关键词、对应点或者关联词等等。

语句排序题,就是将给出的几个句子进行排序,是句子表义连贯。破解这类试题主要有三种方法:

1. 顺序正确:

最基本的句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序、逻辑顺序。

2. 句式统一:要选择与上下文谐调一致的句式,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3. 话题统一:一般说来,衔接题的材料往往保持共同的话题,以某一陈述对象为中心,或保持陈述主体的一致。

真题一:2008年国考11题:

1. 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准确地重现了。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

A. ③⑥⑤②④① B. ⑤①⑥③②④

C. ①⑥③⑤②④ D. ②④⑥③⑤①

1. D 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虽然6个句子的逻辑顺序被打乱了,但是作为一个思维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是必然存在的。考生须通过阅读理解和判断推理,确定各个句子在思维过程中的地位和性质,理清语句排列的逻辑顺序。阅读可知,句①是作者关于“心理活动”和“创作活动”的观点,其他各句则是论证观点的论据。根据这个思路去分析,则句②④说的是心理活动,句③⑥说的是创作活动,句⑤是一句哲理名言。按照论证的一般结构进行组合,6个句子的逻辑顺序可以是:先说心理活动②④,后谈创作活动⑥③,再用哲理名言⑤加以佐证,最后得出观点①。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②④⑥③⑤①。所以,正确选项是D。

真题二:2006年国考卷(一)第19题:

2. 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____。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味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好事多磨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2. B 从“要想成功就应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味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可知作者是在强调要付出努力,才能冲出困境。

真题三:2006年国考卷(二)第20题:

3. 高尔夫球运动刚刚兴起时,有个奇怪现象: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手都喜欢用旧球, 特别是有划痕的球。原来,有划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着更优秀的飞行能力。于是,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科学家设计出了表面有凹点的高尔夫球。这些凹点,让高尔 夫球的平稳性和距离性比光滑的球更有优势。从此,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高尔夫球手不再喜欢使用旧球

B.高尔夫球运动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C.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

D.越来越多的厂家生产出带凹点的高尔夫球

3. C “这些凹点,让高尔夫球的平稳性和距离性比光滑的球更有优势”说明了有凹 点的高尔夫球的优势所在。正是这些优势使得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A、B选项明显错误,D项的推导没有任何根据。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