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贵州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考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

公务员2010-06-03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0年贵州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考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在即,通过对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大纲,2008-2009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的分析,剖析了言语理解与表达两类常考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贵州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题量分析

年份 题型 题量 共计
2008年 选词填空 15 35
片段阅读 20
2009年 选词填空 20 40
片段阅读 20

由此可见,近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量稳定在40道题左右。常考题型为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这一点,考生应尤为重视,在冲刺备考中也应重点加强对这两种题型的训练。下面分别针对这两种题型进行重点分析,以助考生对此类题型做到心中有数。

二、贵州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考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这种题型并非是新题型,这种题型考查了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基本能力。近两年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的考查逐渐成为这种题型的命题趋势,这样需要考生对常见成语有一定量的积累,理解成语是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平时注意成语的积累。

【例1】 ________ 的批评,像一面优质的镜子,能照出自身的真相;________的恭维,如同歪曲物体的“哈哈镜”,难识庐山真面目。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A. 直截了当 直言不讳

B. 虚情假意 直言不讳

C. 直言不讳 虚情假意

D. 甜言蜜语 虚情假意

【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首先各个成语的正确理解,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虚情假意: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实。从搭配关系来看,直言不讳形容批评,虚情假意形容恭维。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例2】无论你心里怎么想,你的言谈举止都应该__________,在许多国家,任何形式的炫耀都会被视为粗鲁___________。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A. 谨小慎微 无理

B. 谦虚谨慎 无理

C. 谦虚谨慎 无礼

D. 谨小慎微 无礼

【解析】这是一道实词与成语相结合的题型。成语的正确理解仍然是基础,谨小慎微:过分小心谨慎,不敢放手去做;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无理:没有道理,毫无理由;无礼:缺乏礼貌。“谨小慎微”比“谦虚谨慎”的语义要重,题中只是表达人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用“谦虚谨慎”更为合适。第二个空格前的“粗鲁”意思为粗俗,鲁莽。应该搭配“无礼”一词,由此看来,正确答案为C项。

(二)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是贵州省历年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必考题型。在片段阅读理解测验中,每道题都包含一段文字资料,在文字资料后面有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应试者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这一陈述。

题型:概括主旨型

这种类型要求考生概括所给文字资料的主旨、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概括要求准确、全面。在考试中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段文字讨论的问题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下列说法准确概括文章的是”、“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下列说法准确概括文章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等。

解题策略:行文脉络法。

【例3】俗话说:“逢人便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示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她的诤友,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显示出你的冒昧;你说的话,是属于国家的,对方的立场如何,你没有明白,对方的主张如何,你也没有明白,你偏高谈阔论,轻言更易招祸。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人应学会保护自己

B.知无不言常常会招来祸害

C.忠言逆耳

D.切勿“交浅言深”

【解析】首先从提问方式入手“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解题关键是分清文段的脉络,该文段典型的总——分脉络,即提出观点——分析观点,那提出观点部分即“俗话说:“逢人便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再根据选项同义替换项为D。因此正确答案为D。

提示:通过对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大纲的分析,专家推测此次贵州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仍会延续前两年的题型种类,题量也不会有较大的变化,考生可以针对这两类重点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最后,祝愿广大考生考试顺利,为成功踏上公务员之路迈出坚实的一步!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