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5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技巧(三)

公务员2005-10-15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05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技巧(三)

数量关系测验主要用于考查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人类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国家公务人员作为现代的管理者,要进行高效、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因而要求他们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接收与处理,而这些信息中有很大部分是用数字表达或与数字相关的。所以,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迅速、准确地理解和发现数量之间蕴含的关系,并能进行数字运算的能力,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也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设置数量关系测验的目的所在。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该测验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或原理都不超过初中水平,甚至多数是小学水平的。如果时间充足,获得正确答案是不成问题的。但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要求考生答题既快又准,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就显现出来了。可见,该测验难并不难在数字的运算上,而在于对规律的发现和把握,它实际测验的是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解答数量关系测验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数字知觉能力,还需要判别、分析、推理、运算等能力的综合运用。

 

 数量关系能力有多种表现形式,因而对其测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数量关系题型不断翻新,但基本的题型没有变化。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主要是从数学运算这个角度来考查应试者的数量关系能力的。

 

 


 一、题型分析数学运算题,主要考查应试者的运算能力。这类试题难易程度差异较大,有的只需心算就能完成,有的则要经过演算才能正确作答。这类试题的出题方式有两种,或是呈现一道算式,或是呈现一段表述数量关系的文字,要求应试者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并判断所计算的结果与备选项中哪一项相同,则该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数学运算的试题一般比较简短,其知识内容和原理多限于小学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尽管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因为测验有时间限制,需要应试者算得既快又准。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当注意以下4个方面:一是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尽量多用简便算法。二是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表达,正确把握题意,切忌被题中一些枝节所诱导,落入出题者的圈套中。三是熟练掌握一定的题型及解题方法。四是加强训练,增强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并熟记一些基本数字。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比较典型或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它们是经常出现在数学运算测验中的,熟知并掌握它们的应答思路与技巧,对提高成绩是很有帮助的。


 基本运算题

 

 (1)小数点计算型

 

 【例题1】158?93+75?62-11?475的值是:

 

 A? 203?075B? 213?075C? 222?075D? 223?

 

 【解答】这种题型是最基本的四则运算类型的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数学演算能力。经过计算可以知道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有些比较复杂的小数点计算问题,其实题意是要求对小数点部分进行运算,这样利用排除法就可以直接选出答案。

 

 (2)凑整凑零型

 

 【例题2】25×11×32的值是:

 

 A? 8000B? 8800C? 1100D? 8400

 

 【解答】这是一种考查考生对简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题中可以发现有25和32。其中数32又可以分为32=4×8,就是说原式中的25与4可以成为简算的一个因式,经过计算就可以得到答案是B。

 

 解这类运算题,主要是通过直觉,改变运算顺序,通过合理搭配,转化成便于心算的运算。

 

 (3)因式分解型

 

 【例题3】252+1-232的值是:

 

 A? 96B? 97C? 98D? 99

 

 【解答】这道题是初中的因式分解类型的问题。运用初中的平方差公式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为B。

 

 (4)逆因式分解型

 

 【例题4】982+4×98+4的值是:

 

 A? 10000B? 1000C? 100000D? 9000

 

 【解答】这是考查对因式分解的逆运算能力的题;观察可知有982的平方,又有4=22,中间的数可以视为4×98=2×2×98,所以上式即成为982+2×2×98+22=(100)2=10000,故正确答案应该是A。

 

 (5)大小比较型

 

 【例题5】103,3?14,π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A? 103B? 3?14C? πD?一样

 

 【解答】这是一个大小比较问题,算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见题型,看考生对数字大小比较能力的考查。这题简单,不用运算也可以看出三个数中103最大,即正确答案是A。

 

 比例问题

 

 (1)求比值型

 

 【例题6】有两个数a和b,其中a的13是b的5倍,那么a∶b的值是:

 

 A? 115B? 15C? 5D? 13

 

 【解答】由题意可知13a=5b,从中直接可以得出ab=15,故正确答案是B。

 

 (2)比例分配型

 

 【例题7】有一笔资金,想用1∶2∶3的比例来分,已知第三个人分到了450元,那么总共有多少钱?

 

 A? 1250B? 1000C? 900D? 750

 

 【解答】由题意中得知第三个人分到的是31+2+3=36=12,即整个资金的一半,那么整个资金应该是450×2=900元,故正确答案是C。

 

 工程问题

 

 【例题8】有一个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3天,乙单独完成需要6天,那么两个人合作完成这个工程则需要多少天?

 

 A? 1B? 2C? 5D? 3

 

 【解答】这是一道典型的工程问题。由分析可知甲每天可以完成13,乙可以完成16,那么要想完成整个工程,则需要113+16=112=2天,故答案是B。

 

 工程方面的问题中,这道题是最基本的问题,其他的问题是由这种类型问题变化而成的。例如,在完成工程中有人先做,然后连着另一个人做,或完成一部分后,合作完成工程等,这都是工程问题中的常见的例题,在这里就不再多提,最重要的还是对这一类型问题的计算方法的积累。

 

 路程问题

 

 (1)无阻碍问题

 

 【例题9】有一个人从A城出发到B城。去的时候的速度为V1,回来的速度为V2,已知两城之间的距离为S,那么这个人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A? V12+V22B? V1+V2V1V2C? 2V1V2V1+V2D? SV1+V

 

 【解答】这是一道关于路程的问题。题中所提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而是指这个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的速度,即走完整个路程中,路程与整个时间的比例。题中所说的两地之间距离为S,所以整个路程应该是2S,时间则是SV1和SV2,所要求的平均速度是2SSV1+SV2=2V1V2V1+V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本题运用了文字,代替了具体的数字,所以更好地表达了解答方法的思维方式。

 

 (2)有阻碍问题


 【例题10】有一架飞机,来往于甲城与乙城之间,由于受风速的影响,来时为4小时,回去为5小时,已知甲、乙两城之间距离为1000千米,那么风速为多少?

 

 A? 22?5千米/小时B? 25千米/小时

 

 C? 20千米/小时D? 3千米/小时

 

 【解答】这是一道有阻碍的路程问题,即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前进中受到了影响。题中举出了距离和时间,两个时间之差是因为有风,导致了飞机的速度不一样。其中4小时是顺风的时候的时间,5小时是逆风的时候的时间,这样这道题就成了一道初中时学过的二元一次方程问题了。具体计算过程就不再多说了,经计算可以知道正确答案为B。

 

 对分问题

 

 【例题11】有一根一米长的绳子,每次都剪掉绳子的2/3,那么剪掉三次之后还剩多少米?

 

 A? 827B? 19C? 127D? 88

 

 【解答】这是一道对分类型的问题。其实是数学中的等比数列问题,题中所提到的把一米长的绳子剪掉2/3之后,还剩下1/3,第二次剪掉,还剩下1/3的1/3,即(13)2=19,第三次剪掉,还剩下(13)2=(127),故答案为C。故依此类推的话,可以知道假如剪掉n次的话,还剩下(13)n米。这种类型的题还可以推到更一般的层次上,即设原始长度为S的一个东西,每次分a部分,取其中之一(或丢掉所得到的东西的a-1a),如果分了n次,那么还剩下S·(1a)n。

 

 栽树问题

 

 (1)无封闭

 

 【例题12】有一条路,现在想在路的一边立电线杆,已知路长为100米,且每隔10米立一个电线杆,那么一共需要多少个?

 

 A? 9B? 10C? 11D? 12

 

 【解答】这是一道栽树问题。即给你一段路,在路的一旁或两边种树(或其他一些事物)其实原理跟小学数学中的线段中标点一样,在做题时也可以画一个线段,然后数一下自己所标的点的数量就可以了。按这种方法计算,可以知道本题的正确答案是11,即C。

 

 (2)封闭

 

 【例题13】在圆型的花坛周围种树,已知周长为50米,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树的话,一共可以种多少?

 

 A? 9B? 10C? 11D? 128

 

 【解答】这也是一道标点类型问题,仔细的考生可以发现这题与上题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即上题是在没有封闭的一个几何图型上标点,而这题是在完全封闭的图型上标点。其数量也很容易想到,即一个线段圈成一个封闭的几何图型的话,其中的起点与终点重叠在一起,即比原来少了一个点。在未封闭的图型中的点的数量是比分段比例的个数多一个,比如有ns米的线段,在每隔s米点一个点,那么一共有n+1个点,但是在封闭的图形中则是n个点,这与图形的形状是没有关系的。在解这一类型的题时,只要注意一下有没有封闭,然后具体的计算就比较简单了。

 

 跳井问题

 

 【例题14】有一只青蛙在井底,每天爬上4米,又滑下3米,这井有9米深,那么爬上这口井的上面一共需要多少天?

 

 A? 2B? 6C? 4D? 74

 

 【解答】这是一道跳井类型的问题,在答题时有人还误认为每天爬上4米后又滑下3米,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每天能爬上去的量,这样一算,井有9米深,共需要9天。但这是一个错误,因为青蛙爬到5米之后,后一天再爬上4米的话,就可以到井顶了,所以一共需要6天,即答案为B。在解这种类型的题目时,应该画一个初步的解析图,这有利于对题目的正确地理解和解答。

 

 计算预资问题

 

 【例题15】有一个市开会,预算用一笔钱来做经费,发每个与会者的生活补助用了20%的钱,大会资料的准备用了1000元,还有其他一些经费用了30%,还剩下5000元,那么原预算数额是多少元?

 

 A? 6000B? 12000C? 3000D? 8000

 

 【解答】这是一道计算预资的题,但经过分析的话,可以知道这种类型的题是与比例问题是相通的,可以假设题中的原预算为a元,那么根据题意可以知道,0?2a+1000+0?3a=a-5000,经过计算可以得出a=12000,故正确答案应该是12000元,即B。

 

 日历计算问题

 

 【例题16】已知昨天是星期一,那么过200天以后是星期几?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六D?星期四

 

 【解答】这是一道日历计算问题,其计算原理是一个星期以七天为周期,不断循环。题中说昨天是星期一,所以今天是星期二,从今天起数200天,那么在200天里有多少个七天,200÷7=28……4,故还剩4天,所以200天后是星期二开始过4天之后的星期,即星期六,故答案为C。这种题型也可以随意改动所给的日期或以后再过的日数,但原理是不变的。

 

 数字运算部分是题目中的重要部分,重在考查考生对数字的计算能力和对具体的题目的理解,要想在这种类型题目中得好的成绩,应该提高阅读题目的能力和计算方法,当然这是需要一定数量的题目来积累经验。

 

 二、解题技巧

 

 数学运算只涉及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其他初中以上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因此,题目难度不会大,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也许每个人在此项目上都能得高分,但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题目,就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并多做一些练习。应当寻找一些解题的技巧,走一些捷径。

 

 1?认真审题,快速准确地理解题意,并充分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

 

 2?努力寻找解题捷径。多数计算题都有“捷径”可走,盲目计算虽然也可以得出答案,但贻误宝贵时间,往往得不偿失。

 

 3?尽量先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一下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如比例问题、百分数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4?学会使用排除法来提高命中率。在时间紧张而又找不出其他解题捷径的情况下,可对部分选项进行排除,尤其是一些计算量大的题目,可以根据选项中数值的大孝尾数、位数等方面来排除,提高答对的概率。

 5?适当进行一些训练,了解一些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方法。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综合辅导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