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第二节-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二)

公选遴选2006-12-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第二节-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二)

十、加快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1.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城市密度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布广泛,城镇体系比较完善,但这里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因此,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城市内涵化上,即促进城市向更高水平发展。其中大城市今后发展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城市容纳更多的人口。中小城市要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重视质量提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升级创造条件。

  中部地区城市体系不甚完整,有些地方只有一个特大城市,缺乏过渡性的大中城市。应重点促进条件好的中小城市向大城市发展;有些地方虽有中等城市,但缺乏具有明显带动作用和中心城市功能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应重点培育1一2个大城市。由于中部地区的大部分城市是老工业基地,过去只重视发展生产,忽视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欠账过多,所以今后城市建设应由土地外延扩张转为人口外延扩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辐射能力,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

  西部地区地域非常辽阔,但自然环境差,发展水平低,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都非常小。今后应在巩固现有大城市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2.发展小城镇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各地的经验,发展小城镇应做好以下工作:

  (1)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要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要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投资,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
  (4)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
  (5)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
  (6)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3.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各地应继续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切实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

  (1)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和各种乱收费,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要集中力量解决好一些企业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商、工程承包商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频繁发生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强引导和管理,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

  (4)要把农民工及其所携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病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列入各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人财政预算。

  (5)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

  十一、西部大开发战略

  1.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刻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党的十六大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l)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2)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需要。
  (3)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1)加强交通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青藏铁路、公路国道主干线等工程,实现通江、达海、出境,形成交通骨干网络。
  (2)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发展电信基础传输网、信息业务网和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建设江河上游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缓解重点地区水资源供求矛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建设一批大型水电站。
  (4)加强能源建设,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建设。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搞好水土保持、沙漠化治理和库区、湖区污水治理。

  3.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要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加快改造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发展食品、饮料、卷烟、中医药等加工业。提高水能、天然气、铜铝等优势资源和矿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因地制宜地发展生物工程、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和主要任务之一。重点地带主要指现有经济基础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主要是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在空间上有重点地推进开发,促进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的形成,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发展。

  4.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

  大力推广适用于西部地区的农业优良品种和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科技力量,积极发展科技型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把企业培养成技术创新的主体。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力争在几年内使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有明显进展。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开设符合西部地区要求的适用专业、特色课程和专门教材。加强人才利用、引进和培养工作,千方百计用好现有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

  5.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加快建立并实施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收入逐年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障西部地区群众在享有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人畜饮水等方面逐步接近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采取灵活的财税政策,对到西部地区从事投资和开发的国内外投资者,可以考虑给予一定时期内的减免税优惠。对西部地区的国有大企业,应当在增资减债、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等政策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强化投融资政策支持。

  6.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快观念更新,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推动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促进机制转变,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落实市场准人、融资渠道、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东部地区资金、技术和人才更多地投入西部大开发,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西部开发的法律体系,,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法制保障。

  十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1.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原则

  (1)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和调整改造的体制性障碍,增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在动力,通过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这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和前提。

  (2)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要素整合、技术改造、企业改组,应主要由市场来决定和选择。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划和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整合现有资源,集中力量发展重点地区、产业,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化。

  (4)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三次产业、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5)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挖掘自身潜力,激发内在活力,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国家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6)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既要增强紧迫感,积极进取,又要从长计议,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切忌追求过高目标和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始终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使人民群众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得到实惠。

  2.国家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出台的优惠政策

  (1)加大对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支持力度。对原国有重点煤矿历史遗留的采煤沉陷区治理问题,中央对东北三省的补助比例提高到50%。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总结辽宁省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吉林、黑龙江两省,并适时推广。

  (3)选择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进行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有步骤地剥离重点大企业办社会职能,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妥善解决厂办“大集体”问题。对老工业基地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优先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计划。允许商业银行采取灵活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和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

  (4)在财税政策方面对老工业基地予以适当支持。对部分企业历史形成、确实难以归还的欠账,按照规定条件经批准后给予豁免。对资源开采衰竭期的矿山企业和低丰度油田开发,适当降低资源税税额标准。允许部分行业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予以抵扣。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缩短无形资产摊销期限,扩大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使用范围,提高计税工资税前扣除标准等,减轻企业负担。中央政府在一般转移支付时适当考虑对老工业基地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造成地方财政减收的因素。

  (5)加大国债或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国家安排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重大装备本地化、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以及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环保等领域的专项资金,要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转型。

  十三、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是: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l)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

  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不行使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其他机构和部门不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监管的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反映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通过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反映所出资企业实现国有资产经营目标的情况。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实行授权经营,使其更好地成为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并强化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

  (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聘任制度。股东会决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选聘、激励和去留;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包括选聘、监督经理和决定经理的薪酬、去留;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在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和授权范围内独立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机构的要求,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并同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机制相结合。中央和地方党委要加强和改进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班子的管理。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利。继续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改革,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创造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3)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

  垄断分为自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性垄断。改革的重点是自然垄断和行政性垄断重合在一起的行业垄断。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人,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加快推进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垄断行业改革纳人法制化轨道。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选遴选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选遴选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选遴选复习资料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