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选拔考试第五章邓小平理论第七节练习题

公选遴选2006-12-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公开选拔考试第五章邓小平理论第七节练习题(3)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D 5.A
6.B 7.B 8.D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 3.BCDE 4.ABC 5.BCD 6.ABC
三、判断题
1.√ 2.× 3.×
四、简答题
答: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即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增多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是以速度和数量的增长为中心。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资金、资源不足的矛盾。(2)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3)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4)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五、论述题
【要点】邓小平从1975年重申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到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这一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变革中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这一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学说的重大发展。(2)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崭新概括。(3)这一命题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包含丰富的内涵,具体地说有这样一些内容:(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现代物质生产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科学技术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多因素,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力量。(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选遴选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选遴选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选遴选模拟试题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