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二)

公选遴选2006-12-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二)(2)

14.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15."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1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7.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8.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它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B、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C、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过程

D、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

1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2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21.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上层建筑的性质

22.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2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24.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25.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26.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27.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A、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的

B、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C、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是在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28.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A、最高标准

B、唯一标准

C、必要标准

D、价值标准

29.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它包括

A、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体验

B、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生活情趣

C、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职业选择

D、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意义

3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道路

B、两种不同的状态

C、两种不同的方式

D、两种不同的结果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选遴选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选遴选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选遴选模拟试题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