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部崛起,东部会“失血”吗?

公选遴选2006-12-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中部崛起,东部会“失血”吗?

中国这头大象要想从泥潭中站起来,拉鼻扯尾都没有用,只有托起腹部,才能成功.这个腹部,就在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的中部地带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长三角而言,短期内会面临一定的“失血”;但长期看,强强合作比强弱合作的空间与潜力更大
让长三角的优势资源“走”到中西部,需要观念转变与机制保障
一个有意思的信号
吴焰: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全国各区域发展作出了具体要求,并首饮明确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在您看来,这意昧着什么?
徐长乐(著名区域问题专家):温总理报告中讲到区域问题时,你注意到排列顺序没有?西、北、中、东,并且鲜明地发出信号: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这个排法与提法非常有意思,
吴焰:怎么个“有意思”?
徐长乐:它其实从深层面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讲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初,中央诀定先让东部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促进整体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那时,要求中西部地区服从全国战略这个大局.而从上世纪末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起,就开始反映出国家宏观区域战略重心的转移,从东部转到西部,再转到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及至今年的中部崛起,这标志着我国的区域战略进入新阶段.同时,新一届政府领导提出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在这样一个全局战略下,也要求东部地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须更多关注和支持内地发展,服务全国统筹发展这样一个大局.
吴焰:从东部沿海、西部,到东北,再到中部,很有点“轮流坐庄”的感觉.我想起民间有种戏言,说中部崛起是早晚的事,是带有“安抚”性质的一种战略安排.
徐长乐:的确是“早晚的事”,但绝非什么“安抚”,而有着逻辑必然性。我查过一些资料,改革开放以来的27 年,经济发展的同时,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得非常快。东中西之间的差距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加速和扩大。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结构和马太效应,非常明显.
吴焰:噢?
徐长乐:上世纪80 年代的统计数据,因口径间题不好比。拿1990 年及2003 年的东中西部几个代表性省份――上海、江西、四川、贵州的人均GDP 来看吧,1990 年,上海为5803 元;中部的江西为1101 元;西部地区中,四川较发达,为1059 元,贵州较落后,为779 元.上海是江西的5 . 27 倍、四川的5 . 48 倍、贵州的7 . 45 倍.搅?003 年,上海的人均GDP 已经达到46718 元,为江西的7 . 00 倍,差距扩大了1 . 73 倍;是四川的7 . 28 倍,差距扩大了1 . 80 倍;是贵州的12 . 97 倍,差距扩大了5 . 52 倍.原有差距不仅没有缩短,反而拉大.差额扩大的速率也是惊人的.13 年间,上海与江西间的差额扩大速率为年均1 7 . 9 %、与四川比是17 . 8 % ,与贵州比是18 . 0 % ,而同期江西的年均人均GDP 增速为14 . 9 % ,四川为14 . 9 %,贵州为12 . 5 % ,都赶不上差额扩大的速度.
吴焰:相当惊人!
徐长乐:是,如果容忍这种情形继续下去的话,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后果非常严重.从这个角度讲,推出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逻辑必然性.通过它的实施,国家区域整体的战略就已全部涵盖完毕.这样的话,用27 年的时间,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就从局部重点走向全局,从非均衡走向均衡,从周边地带走向腹心,从沿海走向内地,最终走向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轮回.
大象靠什么站起来
吴焰:关于中部崛起的意义,认识上比较统一,都注意到这一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口、国土面积,以及它所蕴藏的能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等.
徐长乐:是的.从地理上,中部承东启西,接南济北.战略上自古就有逐鹿中原之说,兵家必争之地。经济上同样如此.
关于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我很欣赏前武汉大学校长、也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大象论”.他认为,中国是一头大象,一旦站起来,任何四小龙、四小虎都不在话下.现在的问题是,这只大象陷入泥潭,拉鼻扯尾巴都没有用,只有托起腹部,才能让大象站起来.那么,这个腹部在哪里呢?就在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的中部地带.
吴焰:既然中部如此重要,为什么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它被摆到最后一位?前两年,常听中部地区的人们自嘲为“不东不西,不是东西”,学术界现在也承认出现了“中部塌陷”、“中部经济洼地”.中部地区的发展是否被耽搁了?
徐长乐:不能这么说。一个国家和地区,率先崛起的往往是周边地带,如沿海、边缘地带,因为这些地带的边际效应最大,接受外部信息的能力最强.但要衡量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实力,却必须依赖中部地带的崛起.
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欧洲近代以来,最先崛起的是英国和荷兰,但最后欧洲经济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向法国、再转向德国,深入到欧洲内陆.
美国的发展先是东海岸,再转为西海岸,但最终夺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靠的是其中部地带的崛起.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选遴选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选遴选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选遴选复习资料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