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范文及分析

公务员2007-12-11金路公务员信息来源

A-A+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范文及分析(2)

  四、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

  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写作思路参考:

  这是一种新的命题作文形式,跟去年北京市考的请以“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发展说开去”为副标题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是同样写作标题。

  从题目来看,本文章的写作思路是:

  开头:精炼引用材料中水利部负责人的讲话,强调对怒江的13级水电站的开发将造成对资源的掠夺性破坏。由此引发如何解决目前我国在水电开发方面所带来的生态保护问题。

  过渡:或是对开发水电的两种态度给予列举,或者分析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却相对落后,亟待脱贫,由此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主体:主体部分应该从以下几个“说开去”

  一是加强对水资源丰富地区水电开发的规划整治。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执行力度;坚持先规划后发开的原则;防止大规模或无序开发。

  二是实现水电开发的循环发展。加大对当地贫困人口的水电收益扶持力度;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保持原有生态环境不遭到毁坏。

  三、以开发带动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良好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的和谐一致,带动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


 五、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考生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材料11列出了其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给予答复的基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答复存在哪些明显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这样修改补充。(25分)

  要求:1.不从格式,语言上谈问题,仅从内容上指出主要问题。2.分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3.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收到这些反对者的意见,我部门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归纳,现指出问题并提出正确的要求:

  第一,慎重考虑生态问题。这种提法过于模糊,态度不鲜明。应改为: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因水电站的建设造成破坏。后面内容表达不充分。应为:水电站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动。坚持可行性反复论证,解决好水电站带来的污水问题、泥沙问题和由此带来的老百姓生活困难问题以及移民问题。

  第二,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这种提法不明确,应改为:坚持变资源优势为全面发展。在生态脆弱,生态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拥有资源优势,需要对此进行综合开发,吸收美国田纳西流域治理的好经验,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当地资金的扶贫力度,保持当地原有多民族的生活方式,带动当地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纠正只注重开发规模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下降的短视行为。


 六、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考生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3.总字数1000-1200字。

  本题解析:本题目同样是命题作文,属于平淡话的标题,但结合材料就会发现有着特定的含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调人与自然应相互和谐,而是要结合给定材料中对怒江水电站的梯级开发来写,要求对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所以实际上明确了写作的基本思路:

  开头:以当地政府提出的怒江“两库十三级”水电开发方案为引子,突出盲目和无序开发将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提出在水资源丰富地区开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段:针对把开发与破坏简单因果相连的错误倾向进行批评,通过例举国外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例子,以及三峡的巨大功效来反驳开发就是破坏生态的错误认识。

  第三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做到规划在先,开发在后。

  第四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建设以人为本原则,实现当地人民经济发展,生活提高。

  第五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符合循环发展原则,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六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原则,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避免先开发后治理的教训。

  结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这一事件本身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应从中吸取教训,澄清错误认识,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范文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