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公告全面解读指导

公务员2008-12-16人民网信息来源

A-A+

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公告全面解读指导(2)

  二、基础训练与强化训练法

  申论是一种考查能力的测试,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必须依靠日积月累。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不是很高,每一年的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偏低即为证明。与此同时,各个大学很少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和写作课。因此,这些人在升人大学以后,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不会有很大的提高,甚至会降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考生应在暑期抽出时间去多读一些我们推荐的网站或杂志上的文章,勤写勤练,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申论写作能力。当然,要考好申论,平时还应注重对实际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这项工作应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多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并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关心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日常小事,及时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虽然主要靠的是基本功,但是,如果不在考前了解清楚申论命题的特点及其答题的基本方法,不做适量的专项模拟训练,即使基本功再扎实,也是无法考出好成绩的。例如,考生如不了解申论答题的四个基本环节,不多花时间来阅读和分析给定材料,像平时写作文那样去应付申论考试,必然会顾此失彼,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因此,在参加考试之前,考生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详细了解申论命题的特点、各环节的解题技巧,这样才能保证在实战中游刃有余。因此,建议考生在考前认真地做适量的模拟训练。我们政法英杰网站上就有专门的训练题,大家可以安排时间适当的做一点,一方面是为了使自己对申论答题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评估自己应付此类考试的能力,如答题时间的长短、自己的特长与不足等,以便在考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自已的不足之处。

 

  三、大家都爱上网,希望我们有志于公务员的女同学上网少看一点韩剧,男同学少玩会游戏,然后到我们推荐的网站或杂志报刊来寻找社会热点的出处,了解热点问题的前因后果,把握热点问题的本质,理解热点的解决方法。

  1、中央政府网站。http://www.gov.cn 该网站是中央政府的门户网站,隶属于国务院,该网站以最权威的方式刊登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发布的各种方针政策,所出台的每一个文件都是针对某一问题的,有许多问题属于社会热点问题。比如2007年的国考申论考试土地问题,国务院于2006年8月31日专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在这个通知里,对保护土地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个都在中央政府网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2、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频道(http://gongwuyuan.eol.cn/)。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频道是最权威的公务员考试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定国家公务员报考信息发布平台。全国各地公务员报考信息、录取职位、考试试题等公务员考试全方位信息指导及咨询服务。

  3、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新华网是隶属于国务院的我国最大的新闻传播机构,该网站的“专题专栏”、“访谈专题”,往往都是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给予的深度报道,有助于考生全面真实了解问题的全过程。2006年的申论试题,就是新华网中“新华访谈”的原文,只是把访谈的“武部长”换成了“D部长”,如果考前阅读过,绝对帮助很大。

  4、半月谈。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该杂志的“经济纵横、”“社会经纬”等栏目都是对某一热点问题的较宏观的报道或介绍,可读性强,反映面广。

  5、了望周刊。该杂志对每周所发生的社会热点都给予了集中了关注和报道,有助于及时了解真相,把握时代的脉搏,笔锋犀利,见解深刻,值得思考。

  6、人民网(www.people.com.cn)。作为中央一级依托人民日报的政府性网站,有着反映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导性,其中的“热点专题”、“理论专题”有着对社会问题的集中分析,有助于拓宽思路,提升高度。

  四:提升高度这块再多说两句:我们在分析各个社会现实问题的时候,要适当的将这个问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因为申论考试的材料就是由多个材料反映的问题来集中反映一个大的社会热点问题.

  比如说:

  房屋拆迁, 户籍问题上升到城市建设;

  偷税漏税上升到社会分配;

  农民工进城上升到三农问题。

  土地、农民、农村、农业同时出现上升到新农村建设

  衣食住行物价教育就业同时出现上升到民生问题

  贫富、阶层、收入差距、劳资同时出现可归结为和谐社会  等等

  五、申论复习备考的注意点:

  1、设定身份,注意角度

  2、要动笔写,而且是用标准格子稿纸写.

  3、一定要结合材料.

  4、公务员法

  5、 辩证法三大规律(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6、《矛盾论》的主要观点,

  7、要熟悉热点词汇及其含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最后,祝考生朋友们仕途顺利!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综合辅导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