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年公务员面试最新社会热点题及详细解析

公务员2009-01-23京佳公务员信息来源

A-A+

2009年公务员面试最新社会热点题及详细解析

第一题:爱国与消费事件

2009年1月14日《新京报》报道,在北京市“扩大内需、促增长,推动首都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哲建议,“发动一场爱国消费、扩内需、救中国的运动”,用爱心和民族精神鼓励进行消费,“具体做法是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我们一年的收入都进行消费”。多人对此提出质疑,并反问“不积极消费就是不爱国了吗?”

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思路:

(1.树立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把消费和爱国联系起来,乍听起来可能觉得言不及义,其实这是对爱国这一概念的拓展。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消费支出,既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又能为经济回暖出一点力,这当然是爱国的表现。

(2.谈消费的重要意义)消费者创造了需求,消费者创造了市场。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消费经济,有市场才有经济,市场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之上。在“双休日”、“黄金周”等诸多概念中,无不体现“消费”二字在市场经济时代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只有公众力所能及去消费,国家才有税收,企业才有利润,工人才会有工资,由此可见消费的重要意义。

(3.阐述不同经济条件的人的消费情况来谈自己的理解)

对“爱国消费”的建议,我持支持态度。因为任何人要生存就会有消费,穷人富人都不例外。穷人虽然没有太多钱来参与积极消费,然而他们的基本消费也同样是爱国的表现;而有些富人把大把大把的钱拿到国外去消费,虽然也是积极消费,但那样的消费其实很难拉动中国的经济,为中国的财政创收,这种消费只能叫“博爱消费”,与“爱国消费”相差甚远。

(4.阐释和平年代爱国的表现)

我认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动一场爱国消费活动,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形势回暖,确实很有必要。“爱国消费”按我的浅薄理解,只要你是在消费就是爱国的表现。在和平年代里,爱国更多的不是通过血与火的考验表现出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比如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等等,这其实都是爱国的表现。同样,在国家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消费支出,既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又能为经济回暖出一点力,这同样是爱国的表现。

第二题:假币事件

最近,全国多个地方陆续发现编号以HD90打头的百元假币,一些质量较差的验钞机无法识别,甚至银行中都有假币流出,这加大了消费者和商家被动持有假币的危险。

请你谈谈自己的对这件事的认识。

参考思路:

制售假币犯罪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进而严重危及社会信用和经济秩序,在经济危机的大前提下,可以说打击假币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从银行流出假币,且假币在社会上泛滥,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验钞机质量不过关,是造成假币泛滥的重要原因。

HD90假币风波倒是无意间揭开了中国验钞机行业的一个“黑幕”,个中情形实在令人担忧。这一次,本应承担检验钞票真伪之技术职能的一部分验钞机,竟然在HD90版假币面前失灵。据了解,目前国内生产点验钞设备的企业共有120多家,其中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达到质检总局的技术标准,另一些企业为了追求低成本或迎合低端客户需要,大幅度降低生产标准,生产的验钞机识别假币的能力很低。

2. 质监部门对验钞机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缺乏严格的检测、监督。虽然质检总局对验钞机生产制定有严格的技术标准,但是执行力度不够,监督管理不到位。使大量不合格的验钞机流入了市场。

3. 部分金融职工可能存在识假、反假专业能力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甚至职业道德低下,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的问题,从而使假币从银行流出。

4. 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不够。制售假币不是一种新的犯罪形式,但是假币套现如此集中的爆发,说明以往公安机关的打击行动并未伤及制假者的要害。在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相对放松后,犯罪分子很可能进一步充实了生产能力,提高了制假技术,拓展了假币销售和流通渠道。所以我认为有关方面应对近年来打击假币犯罪的工作做出检讨与反思。

5. 防假币宣传不到位,公民辨别假币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同时防假意识不强。

6. 此外,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受到侵害,被动承担打击假币的责任。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检验钱币真伪、防范假币之害的大部分责任,就被推到了消费者和商家身上。按照规定,如果一个消费者发现自己不慎持有了假币,他必须无偿将假币交到银行,而不能把假币花出去。这就意味着,假币持有者为了避免假币在市场上继续流通,必须自己损失一笔钱,也要将假币上交银行,他履行了一个守法公民的责任,却得不到任何补偿;而如果他想办法把手中的假币花出去,却有可能挽回自己的损失。

这个规定加大了消费者和商家的成本,实际上是“鼓励”人们不要把假币上交银行,这对遏制假币流通显然是不利的。

4.要更好的应对假币危机,遏制假币流通,总的来说,我觉得金融机构的责任重大,同时也需要司法等部门的积极配合,民众的积极参与也是应对这一危机的关键。

(1)首先金融部门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强化员工的抗腐防变能力。通过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识假、反假能力。

(2)金融部门还要完善反假硬件设施,定期对验钞设备进行维护和测试。保证点验钞设备的质量,防止误收误付。

(4)质检、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点验钞设备企业的监管,严防不合格验钞机为假币大开方便之门。

(5)在法制方面,一定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由于银行自身责任而导致假币外流从而损害了相关储户利益的情况,应明确银行所负有的具体责任,对储户造成损失的赔付标准,使银行与储户之间的纠纷确实有法可依。这对于扭转小储户相对大银行的劣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健全法制,最先限度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充分发挥民众抵制假币的积极性。

(6)最后则是公安机关要加大对打击制售假币犯罪的打击力度,要保持常规性的高压打击态势。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面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