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10

教师2010-07-18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10(2)

 

  二、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象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地,南面是黄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华夏的“夏”,得自“大夏”、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看来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部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反之,从南面北越中条,往往是强者的入侵行为,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虽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但不算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史书所记尧舜的传说多在中条以北,这或许暗示着夏族的渊源所在。因为夏朝的影响力的强大,汾运盆地便成为法统观念上的崇高区域。商人灭夏,定要翻越中条占有汾运盆地,意义不仅是获得这片肥田沃土,还要在法统观念上最后征服夏人。从动态地理格局上观察,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

  11.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象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C.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D.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北两面。

  1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

  B.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中条山的意义在于联结汾运盆地和黄河谷地。

  C.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

  D.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

  1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

  B.相对而言,历史地理学界对“人河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

  C.晋人向南翻越中条,不仅具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也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D.历史文献中关于“夏墟”和“有夏之居”的记载,说明夏族发祥于汾运盆地。

  三、知识积累(第14、15小题各4分,第16小题5分,共1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寄意寒星荃不察,。(鲁迅《自题小像》)

  16.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南岳衡山、西岳、北岳恒山、中岳。

  (2)《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3)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四种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四、文言文阅读(第17小题3分,第18小题4分,第19、20小题各2分,第21小题3分,共14分)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选自《左传》)

  17.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宋人既成列()

  (2)宋师败绩()

  (3)公伤股()

  18.翻译下面句子。

  (1)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2)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19.宋襄公在战争中错过了哪几次有利的战机?归纳宋襄公说的两条作战原则,指出哪一条是主要的。

  20.找出子鱼批驳上述两条原则的话。

  21.本文中的宋襄公与《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有什么不同?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教师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教师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教师模拟试题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