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社会救助

公务员2010-08-02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社会救助(3)

 

 
 

  参考答案(范文)

  1、答案提示

  一是救助体系不完善。现在对突发性灾害、不可预测的事故、难以预料的重大疾病等等的临时性救助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

  二是部门协作不顺畅。各部门在具体实施救助时,一般以部门为单位各自为政,不可避免地造成漏救或重复救助现象,有时甚至会发生互相推诿的情况。

  三是救助工作力量薄弱。救助对象面宽,调查对象庞杂,办理要求高,救助对象审核比较困难,造成应救未救、虚假套保的现象出现。

  四是救助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政府和慈善上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虽然一年比一年多,但由于社会救助对象增长的速度与有限的救助资金相比较,两者比例有些失衡。

  2、答案提示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起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实施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使救助资金、物资、设施、信息等资源得到合理调度使用,避免出现施救中的重复与遗漏现象,以降低救助成本,提高救助效果。

  三是扩大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开辟社会救助资金筹集渠道,鼓励、支持知名企业和社会名流以企业或个人名义设立民办社会救助慈善基金。

  四是要加强救助工作信息网络建设。加强救助体系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化、工作流程化、救助规范化、数据一致化,以有效地增强社会救助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答案提示

  在救助的初期,我们应该做好住宿、饮食、医疗等直接的“输血式救助”;而在救助的后期,我们就要采取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素质,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为他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在“输血”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使他们尽快走出生活困境,重建美好家园。

 

 
 

  4、答案提示

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目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低收入家庭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日益完善。社会救助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还有很多不足。

  对于一个尊重人的生存权利、强调公平的社会而言,建立一个及时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加强建设:

  第一,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覆盖整个社会的每个群体。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因此,救助体系不是为某一部分人准备或在某一个局部展开的,它应该让人人知道,只要是达到救助标准的,都可以接受它的救助,不管是农民、打工者、教师还是其他人,坚决做到人人平等。

  第二,整合现有的社会保障网络,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平台。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可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利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效率和城乡全覆盖。可采用多种接入方式,使网络覆盖到城市的每一个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农村的每一个乡镇,实现救助体系覆盖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这样,不仅有关部门获取救助信息的渠道拓宽,城乡居民也可以通过此信息平台,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政府的各项救助政策,并及时在当地申请并快速获得帮助。

  第三,拓宽目前的社会救助资金来源。社会救助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救助资金要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实行刚性约束,并逐年增加。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社会救助提供捐赠、资助,加强宣传和引导,募集更多资金。城镇、社区可设立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随时接收社会各界捐赠的款物。

  第四,加强对申报及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这种监督不全是来自上级政府的监督,而必然需要包含来自民众,尤其是低保户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呵护贫困群体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为贫困群体提供起码生存需求和最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制度,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去做好。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