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扩大内需

公务员2010-08-15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0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扩大内需(2)

  5.2009年2月26日下午,杭州大华饭店。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面对媒体侃侃而谈:“欢迎大家到杭州来做客,市区和七县市一共推出1. 5亿元旅游消费券……”

  “杭州旅游消费券”单张面额为10元,市区发放总额6000万元;区县市发放总额9000万元。淳安县还另行赠送10万张千岛湖大门票,价值1200万元;桐庐县额外推出景点门票折扣,价值3000万元。杭州旅游券面向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发放,共计240万套。游客还可以参加抽奖活动,奖项高达100万元,最高奖可获价值20万元的轿车。

  杭州发放消费券的第一天晚上,联华华商超市就接待了一位老年消费者,他拿着全家300元消费券在超市购买了年货,最后尚余8元不能找零,超市又找了几棵菜给他作为补偿。

  联华华商超市庆春店店长章娟说,票面规定消费券到1月24日才开始生效,但20日开始就每天都有几十位消费者持券消费,消费券的确刺激了老百姓的购物热情。

  自1月19日起,杭州市政府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发放面值为20元的,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额度的消费券。这些消费券使用商家超过400家,包括超市、百货商场等品牌商业网点,杭州本地的电器制造商,48个杭州旅游景点以及当地主要影剧院和体育场馆。持券消费享受一定的让利折扣。

  “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曾在多个场合建议中国政府发放消费券。他认为,中国如果在1个季度内发放1万亿元消费券,将带动每人消费800元,可拉动3个月GDP增长,其增长率可以有效应对各种各样的经济下滑局面。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当前的问题是消费不足,消费不足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开工不足导致员工失业,失业导致消费能力低下,解决这个恶性循环的根本出路是拉动内需。”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强调说,4万亿加大投资速度太慢,在这个投资周期中,会死很多企业。无论从快速见效考虑还是从根本上考虑,一定要立足于拉动内需,才能再保证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

  “只要老百姓花钱买东西,工厂的机器马上就会转起来,经济就能活”,他建议,一方面要给企业减轻税费,由此鼓励企业提高员工收入,增加购买力;另一方面,国家可以从4万亿的规模中拿出1万亿来给全国的中低收入者统一发放购物券,强制消费,过期作废。

  消费券产生了一定的拉动效应。首批发放的消费券使用期限是2009年1月24日至2009年4月30日,截至2月20日,杭州六城区各指定商家就接收消费券6162. 27万元,占总发放额的61%。目前,杭州市已为358个定点商家兑付250万张消费券,兑付金额超过5000万元。

  杭州的消费券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质疑和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消费券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提升了消费信心,但其持有者并非主力消费人群,消费能力有限。杭州市这1亿元消费券的派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包括退休工人、困难家庭和中小学生。前段时间,成都发放的3800万消费券也全部送给困难户和低收入者。显然,这些人群不是市场消费的主体。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这种做法与其说是扩大内需,不如说是换了种形式的“送温暖”。刺激消费是让手中有“余粮”的人有信心花钱,而困难群众拿到消费券,更多的是消费在米和油等生活必需品上,这本身就是雷打不动的基本消费。

  杭州市贸易局的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消费券使用以超市为主。从拉动倍率来看,在超市使用消费券,产生的放大效应恰恰是最低的。据统计,杭州16家大型超市消费券放大效应仅为1. 78倍,而消费券购买大额商品的拉动放大效应则可达到10倍。

  有专家认为,从已有的经验看,消费券只是一时之计,拉动有限,意义不大,在过去实施的经验中也不乏失败的案例。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一篇专栏文章指出,日本1999年支出6194亿日元实施“地域振兴券”,每人发放2万日元。但当年日本境内因消费券推动的新增消费总额仅占名义GDP的0. 04%,消费券增加购买的量仅占总金额的1/3,还有2/3是没有发放消费券也会进行的消费——只是持券人改由消费券支付,而将原本用于消费的现金又转为储蓄。有人据此认定日本这次消费券计划无异于“失败”,“寄望仅靠消费券就能摆脱当时的通缩窘境,实在过于乐观”。

  质疑声还源自消费券的发放方式。这些消费券完全以财政现金支付,从而具有公益性、红利性。公众由此产生“这笔财政资金使用的程序是否妥当”、“会不会增加财政负担”、“会不会对现有财税金融秩序造成冲击”等各种疑问。

  还有人担忧消费券发放行为的可持续性,“财政再有钱,发消费券也不可持续”,“如果热闹一阵子就过去了,有多大意思呢?”

  一度有消息传出,杭州要从公务员工资中切块5%—10%用消费券来发放。

  一些媒体提出,这看起来倒是一个不增加财政支出,还能改善消费人群结构的办法,但可能存在侵害公民权益,进行“强制摊派”的嫌疑。

  这个说法很快被否定了。近日,杭州市宣布,在2009年4月全面推出第二批消费券。类别更丰富,使用范围更广,被称为此前消费券的“升级版”,包括“政府消费券”、“旅游消费券”、“社会消费券”、“教育培训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五大类。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的大部分,已是不折不扣的“非福利型”。

  按照杭州市的安排,“教育培训消费券”将使农民工、困难家庭的学生、毕业大学生等群体受益,例如,企业可购买这类消费券用于员工培训。

  “旅游消费券”由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拨付,以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以及港澳台地区为重点,发放给中外游客。

  杭州市民和前来旅游的中外游客可自愿购买“社会消费券”,购买商品可以获得5%的优惠,如果去服务场所消费,可以获得20%的优惠。

  “转移性消费券”指的是从政府财政预算内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企业扶持奖励资金中提取一部分,以消费券形式拨付给企事业单位

  可以看出,“升级版”消费券的设计方案中蕴含了针对先前各种疑问的回答——除“政府消费券”外,其余四类不再由财政支付。

  新的消费券鼓励全社会自愿“认购”,而且是用税后可装入个人腰包的钱认购。提倡行政事业单位带头认购,领导先行。消费券购物有5% —20%的优惠,有的还提供买大件商品延长保修期等服务,对社会人群也有一定吸引力。商场自愿参加,在原有的促销折扣上再专为消费券提供折扣。为了避免成为“特殊人民币”以及逃税等问题,消费券是有使用期限的,只用一次,剪角作废。

  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有关人士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就不会增加财政负担,也避免了分配方式上的争议,并且有了可持续性。

  据了解,杭州市正在构思的消费券发放计划还包括:对政府帮扶企业资金和一些不违反现行预算规定、政策的财政预算支出,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消费的资金,变成消费券。

  据测算,一张消费券的印制成本是一毛五,一期发放了500万张,印制费用是75万元。杭州市为此制作了11万本收藏纪念册,投放市场可收入1100万元,以解决成本问题,剩余的钱则用于“春风行动”救助困难家庭。

  王国平说,消费券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做法,而是一个把“增加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提升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四大目标统一起来考虑的具体抓手。

  记者获悉,杭州市正在考虑出台36项为消费券配套的政策,以不断放大消费券的效应。

  为不断提升城乡群众的消费能力,杭州市2009年把“保就业”扩大到本地居民、本地农村转移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生四类人群,计划投入3000万元在全市各个社区兴建“公共服务工作站”,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就业。

  王国平说,杭州要扩大消费,着力的基本点就要放在社会保障的建设上,释放老百姓的消费意愿。

  6.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负增长,掉头向上,同比增加4. 8%。财政增收,是好事,政府财力提升、支付能力增强,不光可以增多建设投资,而且可以在直接改善民生方面做更多事情。但是,扩大内需不能只靠政府多花钱,更要广大民众多消费,尤其是在民间消费处于“短腿”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民众直接消费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的意义更为重要。

  中国民众有消费能力吗?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农民,平均收入都增长了十倍以上,年收入分别由300多元、130多元增加到1. 5万多元和4000多元。其间虽然物价也上涨不少,但从实际购买能力看,民众的生活质量和消费能力还是大幅度提高了。而以十万亿计的巨额银行存款余额,更是消费能力提升的有力证明。但是,与消费能力相比,实际消费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换句话说,就是人们似乎更热衷于把“能力”存进银行,而不愿意变为现实享受。个中原因,已经非常明了,就是社会保障体系过于脆弱,民众的后顾之忧太多太重,因此不仅不敢大胆,连“中胆”花钱也不敢。沉重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负担,使绝大多数家庭不得不把消费能力“存进”银行。因此,要“解放”被储存的消费能力,必须以非常之力度尽快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国家已经启动了这一工程,相信还会不断加快建设进度。但是消费能力“存量”的释放,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有当人们看准、看稳时,才会逐步“松手”。

  中国民众的消费能力强吗?还不够强。首先,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收入还很低,排位在中线以后,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不过是刚刚实现温饱而已。其次,尽管30多年来城镇、农村的平均收入增长不少,但收入差距也拉大了很多,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这就意味着,少数高收入群体消费趋于饱和,而多数民众却缺乏实际的支付能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民,4000多元的年均收入,如果剔除少数沿海、城郊高收入地区,80%以上的农户年人均收入也就两三千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区区两三千,不光要维持生活必需,还要满足再生产的需求。在现实收入水平下,广大农民“扩大消费”的空间,实在有限!

  显而易见,增强民众的消费能力,必须首先大力提高民众的消费实力。除继续大做“增量”文章,使民众的收入随着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不断增加外,用心做做“存量”文章,也很必要,即通过调整分配结构,提高民众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有专家研究指出,多年以来,在利润总额和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我国的民众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却持续减少。近年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更降到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政府的财政收入所占比例却大幅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国情不同,分配比例有所不同,在所难免。但持续这种“官大民小”格局,无疑会严重影响民众消费的合理增长,对扩大民间投资也存在制约。

  一句话,积极调整分配结构,就是不仅要保证财政增收,更要保证让城镇、农村的民众都多挣些,逐步提高民众收入在大盘子“蛋糕”中所占的比例。

  三、申论要求

  1.概括材料3和材料4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简单分析。(20分)

  要求:概括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50字。

  2.材料5中,针对“消费券”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请指出争论的焦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简析。(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观点明确,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300字。

  3.根据第1题概括出的问题,谈谈如何将家电汽车以旧换新、下乡等政策落到实处。(20分)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字数300字左右。

  4.根据给定的所有资料,以“金融危机下拉动内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900字左右。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