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十字诀”技巧

公务员2010-09-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十字诀”技巧(2)

  五、“研”——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是应对申论的取本之道。历年来申论考试的命题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而且与中央基础性政策文件有密切的关系。或是对政策进行前瞻,或是考查对已发布文件的深入领会。譬如:2005年的申论主题就是在2004年初中央宣布取消农业税和采取了一系列关注“三农”的政策的背景下提出的,以此来考查考生对“三农”问题的理解。2004年中央第一次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下发,足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就是保护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200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将耕地保护作为主题,其实是一种前瞻。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全面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内涵,2008年的国考申论中就以水电开发作为切入角度考查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而2008年8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胡锦涛在安徽的一些考察都释放了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再加上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这两者之间的结合进入2009国考命题范围也就不足为奇——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2009年底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就节能减排、气候保护问题各国政要一起磋商,2010年国考主题就涉及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

  因此,历年申论考试素材所涉及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普遍性与非敏感性,这就要求我们不可一心只读圣贤书,更需两耳多闻窗外事,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关注热点,留心时事,开阔眼界,勤于思考,多备求胜之妙计于锦囊。

  热点素材的积累与理解、消化应伴随3个月备考的全程,重点把握两方面:

  1. 了解近一年来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把握各级政府工作的总体方向;

  2. 熟知热点事件产生的背景(原因)、当前现状、影响危害以及解决思路等,做好申论考题素材储备。

  六、“记”——记忆标准表述,强化语言规范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申论作答中无话可说或者肆意瞎说的状态是最恼人的,但也是经常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无非存在于以下三点:一是考生对考试题材陌生、自己缺乏观察与思考的缘故;二是思维水平不足,理论知识、标准表述积累不够,导致对问题理解的深度有限;三是考生缺乏自己的中心思想,而每个人都应该有他的中心思想,这中心思想不是一件事上的“主要观点”,而是在某些问题上的一贯认识,是自己固有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芸芸众生中,真正使他人折服的,是那些有个性、有独立见解、有思想锋芒的人,申论备考与作答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能树立一套对世间万事自己的看法,甚至建立一套自己的哲学,面对纷纭的现象时能坚持这种以一贯之的看法,用中心思想去洞察万物,就不难文思泉涌,就不愁无话可说,就不怕语言空洞。

  仅仅有个中心思想,还只是看事物的角度,是运用知识的方法,还不是知识本身。要做到有话可说、笔下文字喷涌,做出的答案、写出的文章内容充实,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腹有经纶,胸有韬略,才能慷慨陈词、雄辩滔滔,自然而然地将想要说的话送到笔端。而这一切实现的根本就在于标准表述的记忆积累与语言规范的加强。

  在复习阅读报刊和辅导材料的过程中,要及时标记规范语句与定性表述,增强申论语感,积累语言库,有效强化阅读理解与文字表达能力。

  七、“寻”——搜寻优良考试教材,选择高效辅导培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质量较好,口碑很响的教材资料与辅导培训,可以给考生良好的借鉴和启示,可以让整个备考之旅事半功倍。选择好的辅导资料具体所指:一是选择优良的公务员考试教材,二是选择精准的历年真题解析,三是选择高效的辅导培训。辨别优劣辅导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查看教材的作者是否明确,以及查阅该机构是否真实存在。考生不要买那些东拼西凑、模仿和抄袭别人内容的辅导资料。

  同时考生也要考虑作者和机构的名气和信誉。高效的辅导班的老师往往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让考生少走很多弯路。辨别辅导班优劣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看其是否有固定的核心师资,同时,看其存在的时间和市场评价。存在时间越长的辅导机构,市场评价(如同学口碑)越好的机构,是经过市场竞争的严格检验,其授课质量就相对可靠。

  八、“练”——演练历年真题,展开实战较量

  “脚踏实地演练真题是我们认识申论,提高申论的绝密武器。”真题是通向申论《考试大纲》的门径。应考申论考试,最根本的前提是了解《考试大纲》要求,了解测查目标、试卷结构、试题内容、考查规律、评分规则和标准,知道申论为什么而考、考什么、怎样考、怎样答,由过去的考试实践推知未来的考试情况,使备考复习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考试大纲》是原则性的,《申论》教材对它进行了理论性的解读,而解读的最基本依据、有些情况下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就是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是《考试大纲》原则规定的具体体现,是命题意图与技巧、手法的载体,是考察申论演变规律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学习申论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每一年《考试大纲》的调整变化都会在相应的真题中得到印证,学习申论、提高应试成绩,真题的分析和练习是无法绕过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了解、不练习真题或是受错误的答题思路误导,难免会在考场上马失前蹄;反之,读透做熟了真题、正确的解题思路烂熟于胸,就等于掌握了制胜的锐利武器,必将敲开申论应考成功的大门。借此鉴往知来,看清申论走势,是真题无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因此,熟悉战场形势,了解敌情特点,是作战获胜的先决条件。希望考生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实战演练,以进一步熟悉试卷结构、考试形式,提前进入应考状态,在演练自查中摔打自己,保证考试时面对试卷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九、“写”——动手提笔作答,破敌攻关在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答好“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申论考试,多写是个硬道理。巴甫连柯有一句名言:“作家是用手思索的,”认为只有不断地练笔,才能掌握写作的奥秘。鲁迅谈到提高写作能力时曾说过:怎样做好文章?自己除了多看和练习,并无别的心得或方法。这就是把写作训练作为提高能力最有效甚至唯一的途径。练笔能够把一个人的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学识都调动起来,遣上笔端、派上用途,并能够激发写作者的思辨力、表达力和创造力,使自己适应申论考试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中,不少考生的行测科目都可以拿到七十、八十的分数,但是申论分数往往只有三、四十分,甚至更低。究其原因,行测科目可以通过做大量的题目,稳扎稳打来获得高分,但是申论部分,无法通过短时间的练习来提升成绩。再加上很多专业的考生自上大学后就很少动手写稿件,因此申论对于不少考生来说都是比较薄弱的一环。因此,在公考的前期准备阶段,就要加强申论材料的分析阅读与答题训练。在这一阶段,考生一定要真正动笔去写,这样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只是在心里去想这道题的思路和真正动笔写是不一样的,因为也许在大脑里想的写作思路比较明晰,但是,真正动笔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了。所以,千万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要把复习只停留在这个层次,一定要通过列提纲和勤练笔来训练才能保证实效。

  那么练笔要以什么为对象呢?除了针对社会时政热点练习写评论文章外,最主要的练笔材料就是历年国考真题,特别是新大纲发布后2010年国考的真题。真题是《考试大纲》原则规定的具体体现,是命题意图与技巧、手法的载体,是考察申论演变规律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学习申论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欲过国考,必练真题。真题来源要注意权威、规范、可靠,以保证练习有的放矢而不致被假题、错题所误导。

  同时,提请大家注意:一般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看的多写的少,重视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冥思苦想但不重视实际练习,重视形成观点而不重视文字表达。建议考生订好计划,积极利用往年真题进行阶段性练习,先做题,后看答案,模仿考试场景进行“闭卷”作答。作答完成后按照参考答案自行修改,也可以找老师批阅。在练笔过程中,消化方法理论,提高写作水平,形成自己的作答思路和写作风格。在考试过程中,把平时的积累发挥出来,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十、“赢”——自信赢取高分,成就锦绣人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姗处。”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考生在考前3个月的复习中要抱定信念,坚持下去。只要每一位考生在漫长而又紧凑的复习中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备考必能收获善果。尽管在备考的日子里会感觉很累,会有苦闷烦躁的时候,但是苦闷、烦躁会让紧张的心情更加糟糕,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考生无论在哪里都要面带微笑,面带微笑会使你自信,会让自己的心情舒畅,即使有一万个理由让自己烦躁,也会有一万零一个让自己心情舒畅的理由!最后,希望考生记住:自信、坚持,就是成功!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