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务员考试复习历史常识必备资料:世界历史

公务员2010-11-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公务员考试复习历史常识必备资料:世界历史(2)

  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下半年,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战时特殊措施,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主要内容有:

  ①余粮征集制;

  ②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③在产品分配上,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2)新经济政策

  ①必要性: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②实施:1921年3月第十次代表大会,党内通过了废止余粮征集制,实行粮食税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③内容:农业上,以粮食税制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上,改变国有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方面,允许商品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

  10.“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

  ②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③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停滞不前。

  (2)“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11.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

  ①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

  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

  ③1933年罗斯福通过大选就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进程

  新政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33年—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1935年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的全过程。

  (3)主要内容

  a.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法令《紧急银行法》;

  b.恢复工农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c.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

  d.保护劳工权利,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

  e.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颁布了《社会保险法》。

  特点:国家对经济实行直接干预。

  (4)评价

  对美国而言: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危机,保证了美国的民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推动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后来的政策影响深远。

  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公共基础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