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贯彻执行能力”解析

公务员2010-09-28gzhgz.com信息来源

A-A+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贯彻执行能力”解析

  2010年国考大纲指出,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第一次提出,那么为什么提出这个能力,以及这个能力考什么呢?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和分析。

  1、贯彻执行能力的含义

  贯彻执行能力,即上次决策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新大纳增加贯彻执行能力,说明国考难度增加。

  2、提出贯彻执行能力的两个原因

  一是也体现了职业的匹配性。基层公务员在处理事务时,更多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

  二是当前我国政策贯彻执行情况。表现在某此机关对政策不执行,执行不力,执行不到位,某此干部队伍对政策不执行的精神状态。

  3、政府加强贯彻执行能力的三个环节和四个关键

  三个环节主要是:高层要重在认识,提高责任感;中层要重在贯彻,提高三种能力(领悟--做对的事情,策划--把事情做对,创新--把事情做漂亮)基层要重在执行,做到四个不(不推,不拖,不走样,不隐瞒)

  四个关键主要是执法意识、执法水平、追究力度、监督力度。

  4、贯彻执行能力考查的三个方面

  考三个方面:理解材料、依法行政和完成任务。

  理解材料是前提―――把握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工作目标由上级领导机关或本级领导机构确定,组织意图通过各种方式显现,这一环节其实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延伸,也就是在对材料的主要内容,各部分关系及其主要的事实和价值要素做出规范化精准化的把握之后,“准确理解”的总体要求也就达到了。

  依法行政是保证―――制定政策要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依法行政意味着在其履责过程中,既要掌握基本法律法规,也要了解法规条例办法等等地方性法律。地市级综合管理部门事务多,操作性强,对协调沟通能力要求高,因此要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所履行的正是行政监管、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与综合管理类相比,这一类别的公务员只有对法律的执行权,而无解释权,出现纠纷时不具备裁定权。这加大了依法行政的难度精度和适恰程度要求,要求公务员合理运用专业法规。

  完成任务是归宿―――根据实际,及时有效执行。评价执行优劣的两个维度:时间与效度。一方面完成任务的标准是上级满意,组织放心,目标落实,意图实现,群众高兴。这个标准的确立,在事实上凸显的是公务员通用能力当中的宗旨观念、服务意识和群众观点。另一方面,时间加效度的的双重要求,就是要公务员把实践第一的观念贯彻到位,把节省行政成本的意识落实到位,把创新工作的思路拓展到位。

  5、考查贯彻执行能力的两种形式

  在2010年国考申论的市级卷,要求写一份近海海域污染整治工作宣传纲要,具有考查贯彻执行能力的特征,由此可以判断,2011年国考市级卷在考查该能力时,可能出现的命题形式:

  一是与对策题相结合。在国考中,专门考查对策题的题型在不断减少,与对策题相结合的可能性比较大。在此类题型作答时,除了具备贯彻执行能力的上述特征外,还测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与公文题相结合。在国考大纲中,没有指向要求公文写作能力,但公文写作恰恰是“机关实际工作能力”重要一项内容,从近年来国考对公文题的重视,可以预见贯彻执行能力的考查在公文写作题中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对方案、建议、意见等一些文体作一番了解。

  在日常的练习中,多看相关报考部门的网页及相关权威公文,注重意见通知安排计划会议等,也注重研究有关单位具体贯彻执行的汇报材料。从中找出规律,找准思路,找对门路,有备无患,顺畅作答。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