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公务员考试解题指导:形式逻辑假言命题(2)

公务员2011-11-08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2年公务员考试解题指导:形式逻辑假言命题(2)

 本篇将继续讲解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只有”后面的支命题是前件,用p表示,“才”后面的支命题是后件,用q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的命题形式可表示为:   

  只有p,才q   符号为:q → p

  而与“只有,才”一样可以表示为q→p形式的关联词还有“p才q”、“p是q的基础”、“p是q的必要条件”、“不p,不q”等。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介绍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例: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由此可以推出( )

  A.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向发达国家的跨越

  B.有了高储蓄率,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

  C.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说明储蓄率不高

  D.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答案]A

  [解析]题干可简化为“前进过程 → 大量资本”、“大量资本 → 高储蓄率”,即“前进过程→大量资本→高储蓄率”,题干可逆否为“否高储蓄率 → 否大量资本 → 否前进过程”,接下来翻译选项: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我们上一篇讲过其翻译形式为“p→q”,即大量资本→前进过程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高储蓄率→大量资本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否大量资本→否高储蓄率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否高储蓄率→否前进过程

  经过对题干的翻译逆否以及对选项的翻译,发现D选项与题干的逆否命题表达形式相同,所以,选择D选项。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道考生最容易出错的题目:

  例:对于“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的理解是:如果没有到过长城,那么不是好汉,那么下述选项表达相同意思的是:

  A.只有到过长城,才是好汉

  B.只要到过长城,就是好汉

  C.凡是到过长城的都是好汉

  D.如果不是好汉,那么肯定没有到过长城

  [答案]A

  [解析]题干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可翻译为:“不到长城 → 不是好汉”,等价于 “好汉 → 到过长城”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记为好汉→到过长城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到过长城→好汉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到过长城→好汉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不是好汉→没到长城

  经过对题干的翻译逆否以及对选项的翻译,发现A选项与题干的逆否命题表 达形式相同,所以,选择A选项。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假言命题并不难掌握,做这种题型所需要得知识点有无非以下三点:

  掌握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及其翻译形式,“如果p,那么q”,“只要p,就q”、“若p,则q”、“为了p,一定q”、“为了p,必须q”、“凡事p,都是q”等,记为“p→q”。

  掌握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及其翻译形式,“只有p,才q”“p才q”、“p是q的基础”、“p是q的必要条件”、“不p,不q”等,记为“q→p”。熟练运用等价定理,即“A → B”等价于“-B → -A”。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判断推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