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务员专家谈申论要求的30种变化(上)

公务员2006-10-31gzhgz.com信息来源

A-A+

公务员专家谈申论要求的30种变化(上)(3)

  8、背景。模式为“分析事件背景”。

  对事物的背景分析,也就是分析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它区别于具体现象产生的原因,它是要求分析某一事件出现时周围环境的状态。对此,考生要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科技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从省内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这样的顺序进行分析。它不要求考生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说明,而只是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材料知晓更广阔范围的状态。它能够避免考生视野狭窄,促进考生打开思路,从更广大范围来理解事物发生的原因,不致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9、影响。模式为“分析事件影响”。

  分析事物影响,也就是对事件的冲击波产生的作用导致其他相关事物的变化进行预测。比如分析奥运经济对我国的影响,分析能源短缺对我国的影响。这种分析,要抓住事物之间联系的纽带,我们常说,牵着藤藤叶叶动,事物之间是有联系,如果有联系的事物的一方变化,它就可能引发其他事物发生相应变化。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讲,事物总是在一定系统中,而小系统中总是在大系统中,一个事物变化,它牵涉的是方方面面,影响的是各行各业。正如鱼网一样,某一个网点遭受到意外的动力或压力,其他网点将绷紧或放松。考生要能分析事件影响,需要根据材料理清此事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然后预测其发展。当然,有些是材料里有的,有些是材料里没有的,考生要根据逻辑顺序全面考虑,而不能拘泥于材料,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

  10、趋势。模式为“分析事件趋势”。

  分析事件的趋势,就是要考生能够预测事件主体将向哪个发展发展。正如一条河流,流到某个地方,你需要根据下游的地形地貌,推测它的流向。所以,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在概括主要内容这类题型里面是比较复杂的。这个时候,考生要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力量,预测这种力量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事件发展的方向、路线、速度、数量、质量等。这事实上比较类似于外力施加于一个物体,给出你力的方向、来源、大小,请你预测物体将向何方运动,怎样运动,运动的方向、路线、速度等。所以你必须结合物体本身的数量、质量、形式来进行推断。

  在领导想要了解的十个方面的信息中,第1、2、3项侧重对事物过去状态的了解。第4、5项是侧重对事物现在状态的了解,第6、7项侧重对事物内在联系的了解。第9、10项侧重对事物未来状态的了解。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领导发问的模式,将制约和影响申论考试第一题的设置。上述10项从时间上说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结构上说包括了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事物的状态的。它要求考生要有很强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能力。明白了这个道理,考生在准备时,就可以有的放矢了。在看到新闻专题或深度报道时,就用以上10个问题自问一番,看自己是否能应对申论考试。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才能一举成功。

  不管如何变化,考生都要牢牢把握住我们前边提到过的概括内容的基本表达模式,也即“总括句+分述句”的模式。对事物先有宏观的把握,再对事物的每一方面、每一层次进行条分缕析,确保答案概括全面、条理清晰、语言简要、字数合格。如果这样,你是不用担心得不到高分的。我们教给考生战略家的眼光、指挥家的气魄、军事家的谋略,教给大家木匠的修理能力、石匠的雕琢能力、泥水匠的组合能力,确保考生胸有成竹,每战必胜。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