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政职能复习之分类强化专题(十四)

公务员2006-10-31gzhgz.com信息来源

A-A+

行政职能复习之分类强化专题(十四)(3)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具体分析南京政府在建立服务型行政文化方面的创新之处。

  分析问题

  众所周知,行政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功能,也就是说,行政文化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引导他们朝着既定的行政目标努力。而这种导向功能也是通过行政文化的诸要素来实现的,即行政价值观和行政理想为公务员提供了目标和方向,行政习俗鼓励社会成员承担一定的行政角色,行政原则为公务员提供行为标准等等。

  诚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行政文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当代的行政文化中仍然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思想和行为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些不利的因素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人格塑造意识薄弱。一般来说,行政人格指行政人员的信仰、情操、态度、气质和习惯等。在我国,行政人格的标准就是是否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虽然中央和一些地方都在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但是具体到某些个人的时候往往大打折扣。一些公务员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不高,对行为也没有严格规范,自我塑造行政人格的意识不强,因而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往往不能很好地体现服务精神和服务意识。

  第二,行政价值的多元化导致信仰危机。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的开放与自由、政治经济的多元化,行政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某些行政人员陷入矛盾与困惑中,信仰出现危机,私欲膨胀。有的抛弃了正确的行政价值观,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行为使行政价值处于伦理价值和制度规范的矛盾漩涡中,不利于行政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行政文化中带有浓厚的“官本位”色彩。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色彩十分浓厚。一些政府机关以及行政人员总是以“官”自居,高高在上,办事缓慢,效率低下,脱离群众,好摆门面,人浮于事,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非常严重。这些“官贵民轻”的行政意识对政府与公民关系构成了不良影响。

  在上述问题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南京市政府的“建立服务型政府”活动,无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闪光点。

  写作范本

  建立服务型政府,顾名思义,就是要以服务人民为政府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这既体现了南京市政府的行政思想和意识,也体现了其行政理想和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行政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即建立从政府本位到公众本位的服务型行政文化。而在如何实现这种行政文化的转变这个问题上,南京市的案例也给出了较好的答案。

  一是树立科学的公共行政意识。就当前的中国而言,科学的公共行政意识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行政服务意识,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行政工作的宗旨。南京市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就始终坚持服务意识,认真切实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还运用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让市民与政府各部门零距离接触,及时地了解民意、解决问题。案例中所提到的“一站式服务”、“跟踪式服务”、“全日制服务”以及市长信箱、局长热线等都表明,在南京市,各政府机关、政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都逐渐树立起服务意识和理念,一种服务型的行政文化和氛围正在南京悄然形成。

  二是培养和塑造健康的行政人格和行政心理。健康的行政人格可以陶冶行政人员情操,使之形成“心理定势”和“客观精神”。它要求行政人员具有开放意识、创新精神、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健康的行政心理则要求行政人员克服官本位心理、任人唯亲心理以及特权心理。在南京市的案例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这个方面,但是从市长、局长、人大代表在建立服务型政府中的行为和表现仍然可以看出,健康的行政人格和行政心理对他们的影响,二者都有助于指导行政人员作出正确的行政行为。

  三是行政文化的建设要重视公民期待,这也是实现从政府本位到民众本位的一个关键环节所在。公民期待是公民对政府地位和政府作用的主观要求,也是公民对自身的利益、权利资格和地位的心理预测。塑造和培养以公民期待为价值归属的行政文化是我国行政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要实现行政文化与公民期待吻合,就必须形成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南京市政府在这一点上就表现突出,春节第一天,市长就坐镇电台与市民对话,听取市民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逐一进行解答,同时,还开设市长信箱、局长热线、群众来访接待日等等,使政府和公民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公民可以直接迅速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期待,而政府也能及时地解决问题使公民满意。应该说,这种互动性的服务型行政文化,更好地体现了民本观念和意识,是我们现阶段应该积极倡导建立的新型的先进行政文化。总之,通过南京市的案例可以发现,建立服务型的从政府本位到民众本位的行政文化,已经成为当代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发展的一个亮点和新趋势。在这种行政文化的作用下,人民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表达和实现,政府和民众的关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将成为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科学的公共行政意识。

  行政文化的新亮点:借鉴企业文化

  材料正文

  日本的松下电器来了,德国的西门子来了,美国的朗艾道来了……众多企业纷至沓来,在唐山高新区创业发展。唐山高新区凭借何种魅力吸引了如此多的国内外企业安家落户?

  谜底中,有高新区创造的全新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企业化政府,有全新的政府管理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有高新区全体员工自我理性的定位——企业的服务者。

  十载辛勤耕耘汗洒荒芜之地沧海变桑田,十载热忱服务情系落地凤凰热土成乐园。

  服务,是任何一个在竞争中谋求成功的团体共同的主题。真诚服务,更是高新区不懈追求的宗旨。从高新区人开拓奋进的脚步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伟大实践,已经在高新区这片试验田里结出了丰硕成果。在十年的艰苦创业中,高新区人通过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为投资客商和进区企业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使得这片原本荒凉的土地上栖满了金凤。

  1.现代政府管理模式——企业化政府

  高新区建区以来,政府定位明确,不断谋求发展。

  首先,高新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关,其性质是政府,却不同于一般行政区的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只是企业的公共服务提供者,企业是市场的独立主体。管委会每一个部门的诞生,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每一个机构的设置,都是让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没有后顾之忧。目前,高新区管委会机构设置较为精简,人员比较精干。建立“两办、六局、一室”精干的直属办事机构和六个市直机关派出机构,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形成了“专业管理到处,综合协调到局”的管理机制。近几年来,还根据开发区实际发展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增强区内的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全方位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其次,高新区作为“经济特区”,又有其自身的属性,其目标是通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中外企业人区创业,从而创建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新城区。第三,高新区作为改革的“实验田”,应该是提高政府效能的先行者。于是,没有行政干预,只有鼎力相助;没有冷言相对,只有热情服务;没有吃、拿、卡、要,只有排忧解难,“小政府、大服务”的现代政府管理形态在唐山高新区得到实践。

  2.政府管理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管理就是服务,这是高新区始终不渝的工作信条。高新区出现了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围着市场转的感人画面。高新区建立起快捷周密的运行机制,先后实行了“一次讲清,两次办结制”,决不让客户跑第三趟;实行了项目立项审批的联合间断式办公制度,定地点、定人员、定时间,对需要办理手续的项目,由招商局负责通知各有关部门参加,主管招商的主任主持,联合办公,快捷高效地办理各种手续,确保两次办结制落到实处;搬入火炬大厦后,高新区又正式成立了咨询服务公司,由招商、工商、国地税、土地、规划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办公,为企业提供咨询、办理各种手续,企业需要的在开发区权限范围内的各种手续在这里都可以一次办结;建立了企业筹建工作指导会、现场办公会、专题协调会“三会”制度,形成了三个服务体系,即投资项目立项审批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至投产前服务体系、投产后跟踪服务体系。

  3.高新区人理性定位——企业的服务者

  企业是高新区的“脊梁”。企业是高新区发展的“晴雨表”。

  于是,高新区人对自己有了全新的理性的定位——企业的服务者。精简、高效、统一、务实,这是给所有到过高新区的人留下的一致印象。

  于是,近些年,高新区凝聚人才、锻炼队伍,造就了一支“想事、干事、干成事,敬业、创业、创大业”的干部队伍,形成了“三高三严”的工作精神,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行”和“纪律严明、管理严格、作风严实”。每一个企业,从入区开始到购地建厂,从小到大,都留下了高新区人的汗水和足迹。

  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经过唐山高新区人十年的努力,在凤凰城北的大地上营造出了八化环境,即政策明朗化、职能公开化、办事程序化、言行规范化、配合主动化、人员流动化、环境园林化、办公自动化。一流的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沃土。

  鱼水相融,高新区与企业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站在新世纪的历史平台前,高新区将不断精心打造“企业化政府”形象,昂首阔步奔向未来。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试分析行政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联系,并阐述行政文化是如何借鉴企业文化从而达到创新的。

  分析问题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热潮,在各国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有一种建立企业化政府的倾向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材料中的唐山高新区管委会,就是一个企业化的政府。建立企业化政府,并不是说要把政府建立成企业那样的机构和性质,而是说在政府行政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些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从而来补充完善行政文化的内容。

  写作范本

  行政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的总和。企业文化则是指一个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作风、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企业形象的总和。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行政文化是政治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混合体,而企业文化则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混合体。但两者都具有以下五个相同的特征。第一,社会性特征。这两种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两者都不可能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大背景,而只能是这些背景综合反映的结果。第二,差异性特征。不同社会以及不同地区,两种文化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三,历史性特征。即两者都是在排除原有文化的不合理性、创造新文化的运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都具有不能割断的历史延绵性,同时还具有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第四,可塑性特征。行政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一种氛围,这种氛围不是僵化的、绝对的,而是可变的、灵活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第五,管理性特征。行政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行政机关更好地进行管理,企业文化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企业机构进行更好地管理,两者在促进各自载体的管理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两者之间的共同性,决定了两者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1.借鉴企业文化的开放性与融合性

  企业更注重对外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将对文化中适合自身发展的部分融合进来,因此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融合性。行政文化受传统文化倡导中庸、保守的思想及小农意识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行政体系缺乏与其他社会体系的经常性交流,行政活动也就缺乏相应的透明度,决策过程缺乏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实施过程中又缺乏来自社会有效的监督,也就缺乏竞争,缺乏相应的更新机制。唐山高新区管委会实行政策透明化、职能公开化、人员流动化,具有很大程度的开放性和融合性,这种行政文化也促进了其工作的顺利进行。

  2.借鉴企业文化的“顾客导向”原则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顾客就是上帝”。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顾客的需求来进行的,并且随着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战略和政策。行政文化借鉴顾客导向原则,就是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将公民看作顾客来对待,认真地考虑和满足公民的需求,这样才能在政府和公民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增强了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唐山高新区管委会寓管理于服务中,围着各个企业转,尽量减少各种办事程序,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真正把企业当成了他们的顾客和上帝。

  3.借鉴企业文化注重实际与实用

  企业文化是很注重实际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而行政文化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在政府公务活动中,有少数政府官员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凭经验决策,脱离实际。日常工作陷于开形式会议,写官样文章,做表面报告,对于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拿不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法,导致政府工作缺少深度、效率低下。唐山区管委会遵从务实原则,通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中外企业入区创业,从而创建了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新城区,这种“唯实主义”的行政文化无疑是对形式主义行政文化的最大否定。

  4.借鉴企业文化中已基本建立的现代用人观

  在企业文化的现代用人观中,主要提倡任人唯贤,追求人尽其才,而行政文化中还没有完全确立此用人观念。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一些封建落后思想根深蒂固。政府部门必须切实建立起现代用人观念,破除论资排辈,贯彻任人唯贤,真正加快行政机关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唐山高新区管委会在建立企业化政府过程中,就根据贤能、精简的原则组建了机构,让每个人都能在其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是企业文化在行政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5.借鉴企业文化中的竞争观念和成本效率观念

  企业要在市场中参与竞争,因而竞争观念是每个企业存在的根本观念之一。同时企业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在各项活动中必然要考虑成本和收益。由于政府地位的特殊性,它在提供服务时往往缺乏竞争意识和成本意识,常常导致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将竞争意识和成本意识引入行政文化当中,有利于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

  总之,将企业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引入行政文化中,不仅丰富和补充了行政文化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行政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控制行政行为,有利于政府朝着高效、廉洁、廉价的方向发展。唐山高新区管委会的案例只是借鉴企业文化取得成功的案例之一,但是它的确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和创新行政文化的一个新的角度。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测综合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